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1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586篇
系统科学   696篇
丛书文集   309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890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516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61.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of Ni75Al7.5V17.5 allo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of Ni75Al7.5V17.5 alloy above the L12 instability line, between the L12 and D022 instability lines and below the D022 instability line are studied using microscopic phase-field kinetic equation. This paper i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alloy. Our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cipitation is a mixed mechanism of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growth and spinodal decomposition above the L12 instability line. It needs certain thermal fluctuations for nucleation and the number of θ phases is small at this temperature. Th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of γ'phase is congruent ordering followed by spinodal decomposition, and θ phase is a mixed mechanism of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growth and spinodal decomposition between the L12 and D022 instability lines. The mechanism below the D022 instability line is similar to that between the L12 and D022 instability lin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 ordering and phase separation becomes fast, the dimension of γ'phase becomes small, the shape transforms from equiaxed to block, the dimension of θ phase becomes large and the shape transforms from strip to circle.  相似文献   
262.
水文序列性质的诊断是水文预测的关键问题之一,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通过采用复杂性理论中的复杂性测度,对黄河干流不同水文站的河川径流序列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干流径流序列以随机性为主,确定、随机和混沌成分共存;人类活动的影响总体使得径流变化的随机和混沌增大,且下游的随机成分大于上游,上游的混沌成分大于下游;同时表明复杂性测度具有较灵敏的识别能力,为识别河川径流序列的性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3.
首先给出两种方法实现对四维罗斯勒超混沌系统未知参数的准确快速辨析,第一种方法通过将系统反馈控制到任意不动点,求解平衡点的方程得到未知参数辨析的数学表达式;第二种方法基于稳定性理论,通过构造参数观测器,设定恰当的初始值,解析地给出基于参数观测器的表达式,数值计算表明两种方法都很有效。基于线性化误差理论,求解误差演化的雅克比矩阵的特征值,解析地获得相位同步和全局同步控制器的表达式,详细分析了雅克比矩阵为零对应相同步问题,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264.
基于灵敏度的模拟电路测试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提取电路最佳可测性参数集以诊断电路故障的新方法。利用灵敏度法分析了电路中故障元件和可测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由电路可测性参数表示的故障元件容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表示式,得到诊断故障元件的最佳可测性参数,最后利用数据优化算法得到电路故障诊断的最佳可测性参数集。利用所介绍方法分析了一个低通滤波器电路,得到诊断该电路故障的最佳参数集。由于只需较少的可测性参数即可完成电路的故障诊断,因此本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可有效地缩短测试时间和降低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265.
二阶系统模糊变结构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抖振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变参数及具有不可测量持续扰动的系统,通过常规方法难以克服抖振对系统控制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将模糊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模糊变结控制器,既保持了变结构控制的鲁棒性及快速性,又能较好地消除抖振现象,并利用描述函数法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导弹变系数二阶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266.
通过测度变换的方法构造一个概率空间,利用观测变量在该构造空间中独立的性质,研究了一类在实际中应用广泛的隐马尔可夫模型———零延迟隐马尔可夫模型;然后通过测度的逆变换,将构造空间中得到的结果返回到实际的空间中来,克服了通过半鞅的方法得到标量估计的困难。最后给出了零延迟隐马尔可夫模型中标量估计的一般公式,并且应用该公式给出了状态、跳跃次数、状态到达次数等标量估计,以阐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7.
基于相位干涉仪的极化和到达角的联合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干涉仪天线通常是单极化的,不能测量电波的极化特征。在传统干涉仪阵列天线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正交极化天线,构成极化干涉仪,它能同时测量电磁波的极化特征和到达角,并且具有硬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建立了极化干涉仪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极化参数和到达角的频域估计方法和时域估计方法,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68.
借助决策个体关于方案对的偏比度概念,构建了群体在供选方案集上的a 偏比映射,并证明了该映射满足[胡毓达,系统科学与数学(2003)]中的五个公理和匿名性条件.据此,给出一个群体排序的a 偏比法.  相似文献   
269.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准确的得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在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评述了绝对数法、事故率法、事故强度分析法,概率一数理统计法、模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方法等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种评价方法,指出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结果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0.
单微射流作动器控制主流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Beam—Warming近似因式分解法求解二维、粘性、非定常、可压全N—S方程。对单微射流作动器定向控制主流的合成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主流和微射流作动器之间距离、微射流的入射角度、微射流的最大出口速度及压电薄膜驱动频率对主流偏转程度的影响。其中入射角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入射角为负值(即微射流流向主流方向)时,主流被“推”向另一侧,成功模拟了文献[2]中关于微射流对主流“推”的现象。微射流的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主流偏转程度影响非常显著,而超出此范围,其影响将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