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1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27篇
系统科学   655篇
丛书文集   23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521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931.
A new fault tolerant control (FTC) via a controller reconfiguration approach for general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is studied. Different from the formulation of classical FTC methods, it is supposed that the measured information for the FTC is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PDFs) of the system output rather than its measured value. A radial basis functions (RBFs)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is proposed so that the output PDFs can be formulated in terms of the dynamic weighings of the RBFs neural network. As a result, the nonlinear FTC problem subject to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input and the output PDF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nonlinear FTC problem subject to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input and the weights of the RBFs neural network approximation to the output PDFs. The FTC design consists of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FDD), which can produce an alarm when there is a fault in the system and also locate which component has a fault. The second step is to adapt the controller to the faulty case so that the system is able to achieve its target. 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based feasible FTC method is applied such that the fault can be detected and diagnosed. An illustrated example is inclu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932.
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交替方向法估计Kriging模型参数, 提出一种基于有效集共轭梯度法的Kriging模型参数优化算法, 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高效全局优化算法. 结果表明, 利用改进的全局优化算法可解决高效全局优化算法的过早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933.
在求解Beta分布中三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MLEs)时,因对应的似然方程组得不到显性解,故采用遗传算法来求解该方程组的数值解.结果表明,通过遗传方法得到的MLEs数值解是非常接近真实值的.  相似文献   
934.
为研究冬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三种病害的潜在适宜分布,从冬小麦病害发生的气象因子角度出发,利用World Clim-Global Climate Data(1970~2000年) 30年全球平均气象数据资料,通过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了三种病害的分布区域和影响冬小麦三种病害适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病害潜在分布的气候因子效应。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苏南、苏中地区,风速、温度等气象要素影响其适宜分布区;小麦白粉病的潜在分布区以苏南、苏中为主,范围较大,江苏的北部和中部地区以块状分布的形式,分散在各主要城市周围;小麦纹枯病的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苏南、苏中城市周围一带,苏北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宿迁一带。研究结果可以为江苏省冬小麦这三种病害的预防及防御提供一定的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5.
EViews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应用,除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概率统计的基本理论进行模拟和演示,以及具体概率统计问题的应用.首先阐述了EViews软件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教学中运用EViews软件处理概率统计理论问题说明这一点,最后给出一个具体实例,运用EViews操作,得出数列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936.
基于标记的改进分水岭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分水岭分割算法中存在的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的改进分水岭分割算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形态学开闭预重建,去除图像中的暗纹理和噪声,在计算形态梯度之后采用开闭后重建,然后,对重建后的梯度图像利用最大熵阈值方法进行标记处理,依据标记对原始梯度图像进行修正,最后使用分水岭算法在修正后的梯度图像上进行分割。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传统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937.
中国平均最高气温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6—2005年中国逐日最高气温的气象站点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三种方法对其进行突变检验,结果发现:全国8大自然地理区的年和四季平均最高气温的突变基本上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区域上,表现出北早南晚的空间差异;在四季中,冬季发生突变的时间最早,秋季各地发生突变均不明显,春夏两季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发生突变较晚且时间类似.通过与日平均气温的突变时间比较发现,平均最高气温突变的出现时间均晚于日平均气温的突变.  相似文献   
938.
针对回归预测问题,分别引入Copula回归函数和Copula τ分位数来对因变量进行点预测和区间预测,相应的通过均方误差和区间的平均长度作为预测准确性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并与线性回归预测做比较表明:基于Copula的回归预测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39.
针对水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迭代定位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极大似然定位算法和三角余弦定理定位算法,将信标节点按照一定的规则放置在节点部署区域的边缘,根据三角形余弦定理估计可定位区域内的所有未知节点的位置,并将已获得位置信息的节点标记为信标节点.计算剩余未知节点的邻居节点中包含信标节点的数目,若含有3个及以上的信标节点,则执行极大似然定位算法,迭代定位直到所有的节点被定位.  相似文献   
940.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从而使光伏阵列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最大功率。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因为易于应用且跟踪精度较高而被广泛采用,然而传统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在响应时间和功率振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短路电流法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结合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稳态特征和暂态特性都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