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比较研究了邵阳酒厂与衡南酒厂发酵的工艺条件及两酒厂的成熟酒糟和窖泥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找出衡南酒厂出酒率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the new economy in America, and then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economy and Chinese economy with trade theories. At the last,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study of strategies for China to develop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23.
基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小试和工业化规模上系统研究了基于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工艺对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在实验室中,对比传统生化处理工艺,BAF单元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20%.将基于BAF的组合工艺(厌氧+BAF+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应用于深圳某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BAF单元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1%和94.2%.生物处理单元(包括BAF和MBR)对铜、锌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而对镍、铬、铅的去除率小于50%.RO膜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均高于生物处理单元.该组合工艺既保证了生物降解的持续进行,又保证了RO膜的稳定运行.利用GC-MS对生物处理单元有机污染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石蜡切片技术是一项基础的实验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经常在的裂纹、皱缩、不粘片、脱落、薄厚不匀等问题.且不同作物,同一种作物不同器官,同一器官不同发育阶段,每一环节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在实际操作工程中均不能照搬实验指导或者文献,而需要进行反复摸索才可以制得一个理想的片子.实验以小茴香成熟叶柄为材料,通过大量的摸索性试验,成功制得了小茴香成熟叶柄的永久性石蜡片子,明确了叶柄的内部组织构造,提出了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染色、切片、粘片等关键环节的适宜操作方法,提高了制片效率和成功率,为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柴达木盆地小柴旦地区是发育在元古界结晶基底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构造上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形成6个典型的构造单元。中生代以来受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改造,形成两期区域不整合,不整合界面相互叠置,多期改造,且剥蚀作用涉及地层层系多、范围广。在主要不整合界面地层剥蚀量恢复基础上开展了骨干剖面构造演化研究,针对研究区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参数,系统开展了不同构造带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构造带形成时期与四个演化阶段的沉降抬升幅度具有一定差异,构造演化的差异性也导致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埋藏过程的差异性。区内烃源岩热演化可总结为山前推覆深埋型、持续埋深成熟型、抬升成熟型和抬升低熟型等四种类型。不同构造带烃源岩热演化的差异性也导致了研究区目前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山前带及其周缘,但凹陷内也具备低熟油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26.
2,4-D和6-BA对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梗稻“日本晴”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统计愈伤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分析培养基中2,4-D和6-BA的不同浓度配比对培养力的影响,得到二者的最适配比,愈伤组织的质量和组织培养中再生植株的频率都有较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2,4-D是诱导愈伤组织必不可少的因子,与6-BA配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培养效果更好.对“日本晴”而言,当2,4-D为2.0mg/L,6-BA为0.5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当2,4-D为2.0mg/L,6-BA为0.2mg/L时,绿苗分化率和培养力最高.  相似文献   
27.
针对采摘机械手在自然环境下对荔枝的识别和精确定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自然环境成熟荔枝的颜色特征,选取HSV颜色模型进行阀值分割,去除荔枝图像的复杂背景,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对图像中荔枝果实和果梗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有效识别果实和果梗的正确率为93.3%.通过计算果实“质心”与果梗的距离最大值确定荔枝采摘点,利用基于色调空间的彩色图像匹配法和极限约束法进行果梗采摘点的立体匹配,实现了采摘点的空间定位,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定位坐标中深度值误差小于3 cm,深度值误差率小于5.64%,能满足实际作业中荔枝采摘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8.
多层砂岩老油田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比亚达莱纳盆地V油田砂泥岩频繁交互、含油井段长、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主要含油层系T组、G组地层测井资料不全,解释难度大。为了对V油田建立储层参数模型、进行系统的油藏数值模拟、对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潜力做准确预测,采用分测井系列细分层系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方法,以取心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分测井系列细分层系的储层精细解释模型;研究了岩心孔隙度与密度、自然电位幅度差、自然伽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层系孔隙度、渗透率优选模型;根据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求取了该油田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值。  相似文献   
29.
堇叶碎米荠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是在我国富硒地区发现的一种富集硒植物,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研究以堇叶碎米荠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0.6mg/L,诱导率高达85%,以培养基MS+6-BA1.0mg/L+NAA0.6mg/L诱导不定芽分化效果最好;在生根阶段以培养基MS+NAA1.0m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3.2条/株,根系健壮。  相似文献   
30.
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选择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适宜外植体类型的筛选,解决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中存在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生长状态差、褐化率较高等问题,为建立红松成熟胚体胚发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用5种培养基类型、3种蔗糖浓度和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选择8种来源于成熟种子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和适宜外植体类型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① 在5种培养基中,DCR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其他培养基、生长状态好于其他培养基; ② 添加在DCR中的3种蔗糖浓度中,35 g/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2.01%)、褐化率最低(17.01%); ③ DCR添加35 g/L蔗糖情况下,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NAA 2.0 mg/L + 6-BA 1.5 mg/L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生长状态最佳; ④ 在选出的优化培养条件下,8种来源外植体中,从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褐化率低,且增殖能力强,具备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解剖特征。【结论】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培养条件为DCR +蔗糖35 g/L + NAA 2.0 mg/L+ 6-BA 1.5 mg/L,适宜外植体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