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36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阐述了流行文化影响下"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表现及特征,对流行文化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社会价值层面的分析,并提出大学生、高校、传媒三位一体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国家及省级报关项目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为调整与改革《报关实务》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改革《报关实务》课程考核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需要,要实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考核内容的全面化和复合化、考核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并要突出过程性考核。  相似文献   
113.
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卡口的通道数配置状况对保税港区的作业性能有较大影响.首先,在构建系统运作的排队网络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关卡口通道数配置的多目标非线性约束整数优化模型;然后结合模糊决策理论,将问题转换为求解Bellman-Zadeh最优解问题,并提出了模糊优化与系统仿真模型相结合的模糊仿真优化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本...  相似文献   
114.
在现代化过程中,吐鲁番维吾尔族婚俗在的服饰、场地、乐器、结婚时间、双方花费、婚礼持续时间和婚礼程序等方面发生了变迁。究其原因,有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吐鲁番维吾尔族婚俗是吐鲁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增加资金投入、进行保护性开发、保障当地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数据库建设、建立婚俗博物馆等措施,对吐鲁番维吾尔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5.
宋代节序词意象有其明显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意象带有季节物候特点,而人文意象则是节日所特有的典型民俗活动,这些斑斓而特别的意象为后世展现了一副宋代的世态风情画卷,也为宋词抹上了一笔特有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116.
陈波  黄勇  余压芳 《贵州科学》2011,29(5):57-60,64
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不是简单的建房过程,其中包含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技术及建筑理念,是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的城市化选程的加快,砖木和砖混结构建筑及其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对传统的苗族吊脚楼造成很大冲击,对其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是紧迫而必要的。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传统吊...  相似文献   
117.
采用婚姻调适测定量表和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553名福建已婚女性居民进行调查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婚姻调适不良是导致福建已婚女性居民幸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福建已婚女性居民婚姻调适影响幸福感,改善婚姻调适状态,能够提高幸福感,进而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8.
将电动自行车出行者群体作为一个同质总体,将每一出行者看作是具备有限理性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对电动自行车超标问题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研究表明,当出行方式选择达到演化博弈均衡时,习俗或惯例往往相伴生成;在收益矩阵不变的条件下,只有对于多重均衡才可能发生博弈均衡的转变,这取决于总体的初始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电动自行车超标问题提出了规范和治理措施.运用演化博弈论和制度分析方法研究交通习俗和惯例的生成与演化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对出行行为的理解,也为交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1984年济源文物普查发现了两件汉代陶质墓葬建筑构件,表面均为有鹿头形象的高浮雕。根据中国古代典籍、不同时代不同质地器物上鹿的使用情况及地域风俗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上考释汉代鹿头陶器产生的必然性。鹿头陶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汉代墓葬礼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0.
习俗与宪政     
反思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对比英美宪政经验,认为一种有效的宪政框架必须源于本土人民的经验,必须与经过改造了的本土传统相容,宪政在文化上应该是中立的,并为各种文化提供合法空间,从而实现正式规范与社会习俗相互支持,在此条件下才能构建稳定健全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