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其内容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关于散文,刘知几主张内容要“实录”、风格要简约,模拟古人以“貌异心同”为上;关于小说,刘知几就文言小说的分类、小说与史诗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小说的社会功能等万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42.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们为了构建与男性中心话语抗衡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系统,采用了个人化写作。她们在对自身经历的讲述中,传统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方方对青少年成长中家庭环境的原生态描写到陈染、铁凝等人对传统父母亲形象的解构,表现出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43.
小说中的"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是文体学中重要的概念,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文体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突出”语言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突出”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当中,但它在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突出”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突出”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小说中的表现与作用。  相似文献   
44.
张旻小说的"性"叙事受到了很多批评,而这些批评没有说明张旻小说的意义与存在价值,本文认为张旻小说实现的是对人物心灵的想象性游走,它发掘了人物似真亦幻的心灵世界,实现了文学对人物心灵干涉的又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5.
中华绒螯蟹卵巢新基因EJO6的全长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CE技术从中华绒螫蟹卵巢获得了新基因EJO6(Eriocheir japonica ovary gene 6,EJO6)的全长cDNA序列(GenBarnk 检索号:AYl85922)。该cDNA序列长度为1250bp,开放阅读框为690bp,编码229个氨基酸。根据氨基酸序列计算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4270和11.9。同时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6.
作为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之一,昆德拉被看作是小说的“立法者”。他小说的“词典体”因素展示了文学在竞争时代的可能性,反映了时代精神,给中国文学很多启示,并开启了一种“敞开”写作的潮流,显示了小说这一文体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明清之际的经济、政治、文化、学术思想等各方面的因素对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来探讨了才子佳人小说作者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以及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先锋小说竞相上演的年代,它们在不停的花样翻新中实现着对传统和常规的超越与解构.然而要么是形式技巧上的局部挣脱,要么是观念意识内在逻辑的自我悖反.带有一定实验性的先锋文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小心翼翼地或是快意地突围征程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困惑相伴.  相似文献   
49.
三生生命观是佛教对有情众生的生命演化进行的全新解释,它把人的生命流转分为前世、今生、来世三段,这种有别于中土一世生命说的观点,经过汉译佛经的传布,以其新奇性和合乎生活经验的解释深深地吸引了六朝中土文人,六朝小说对三生缘母题的演绎就是这一影响下的直接成果。三生缘母题在中土后世小说中多有演化。  相似文献   
50.
艾伟是一个擅长小说写作的新锐作家。在日益喧嚣浮躁的时代里,艾伟的小说却在不断演绎人性深处的奥秘,并因此而获得一种可贵的精神的厚度,他善于将人物置于非常情境中去看取人性的变化,原罪与救赎是他的小说在向人性深处掘进时一个不断被言说的母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