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737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假设鱼群只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繁殖活动,并且在该区域禁止捕捞,建立了一个渔业资源储量的离散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正平衡点的存在性、稳定性以及关于捕捞力度的局部分叉,并用数值模拟验证了不动点的局部分叉,应用中心流形定理研究了有一个特征值为-1时平衡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2.
采用索氏回流提取法提取三尖杉内生真菌SR1-26(Fusarium sp.)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并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初步研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从内生真菌SR1-26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油酸(58.61%)、棕榈酸(10.06%)、油酸乙酯(12.05%)等脂肪酸类及部分脂肪烷烃和烯醛类物质;活性检测表明挥发油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l)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3.
 从一株南海红树林真菌E33号中分离到一个新的水杨酸衍生物,命名为3,5'-二羟基-4′,5-二甲氧基-2′-甲基-[1,1′-联苯]基-2-甲酸(1),其结构通过MS,1D、2D NMR,IR等得到鉴定。  相似文献   
744.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B60中的一个新原儿茶酸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红树林内生真菌B60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从其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原儿茶酸衍生物,3-羟基-4-异戊烯氧基苯甲酸甲酯(1)。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广泛的波谱方法得到确证,尤其是2D NMR (HMQC, HMBC)。  相似文献   
745.
白腐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真菌降解环境中的石油类污染物,是当前应用前景最好的石油污染物处理方法,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了研究白腐真菌在水溶液中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温度、pH、石油的浓度、白腐真菌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因素对白腐真菌在水溶液中降解石油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46.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叠延申法将枯草芽孢杆菌的启动子PSJ2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ORF连接起来,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盒,再通过RcoR I和PstI双酶切将表达盒连接到pUS186载体上,转化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得到可发出绿色荧光工程菌,工程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与野生菌株相当。  相似文献   
747.
程海捕食线虫真菌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程海底泥中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进行调查。方法:采集云南丽江程海底泥128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捕食线虫真菌7种: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多环单顶孢(Monacresporium polybrochum)、秀丽单顸孢(M.elegans)、奇妙单项孢(M.thaumasium)、云南单顶孢(M.yunnanense)、中间隔指孢(Dactylella intermedia)和云南隔指孢(D.yunnanensis),检出率分别为9%、5%、1%、6%、14%、4%和3%,其中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和云南单顶孢(M.yunnanense)为优势种。结论:程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种类较少,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748.
中国红树林蛀木团水虱危害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航清  刘文爱  钟才荣  倪翔 《广西科学》2014,21(2):140-146,152
【目的】蛀木团水虱是近年来危害中国红树林的一个新情况,已导致海南和广西部分红树林的死亡。为了防控团水虱,本文总结团水虱对中国红树林的危害情况,分析团水虱爆发的可能原因,提出一些管理策略。【方法】在海南和广西三处红树林团水虱危害地实地调查资料及生石灰消杀与鱼类捕食控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表明,2010至2013年海南东寨港受团水虱攻击而死亡的红树林面积的平均连年增长率为66.4%。危害中国红树林的蛀木等足类生物主要为有孔团水虱和光背团水虱,前者是危害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的关键物种。受害的红树林都分布于人为干扰强烈且有机污染严重的海区。生长在污染物扩散通道潮沟边缘或污染物沉积区中的林子是团水虱的集中攻击对象。处于地带性演替后期、相对高大的成熟林易遭受团水虱危害。团水虱对红树植物的选择性攻击序列为:海莲、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由于潮差不同,中国大陆沿海红树林可受团水虱攻击的地上部高度为海南岛的2倍以上。在实验室中,1∶1配比的石灰水90min就可达到50%的团水虱消杀效果。中华乌塘鳢单位时间的吞食量较稳定,24h内平均可捕食42只团水虱。【结论】推测在海区环境退化的背景下放养家鸭,虾塘排放有机物和消毒剂,人为捕获经济动物很可能是团水虱爆发的触发因子,建议将红树林团水虱危害纳入相关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以化学手段为应急,物理措施为辅助,生态保育为长效的红树林团水虱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749.
丛枝菌根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种菌根,它是由专性营养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和大部分陆生植物所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通过对丛枝菌根与植物的营养吸收、抗逆抗病以及丛枝菌根与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行综述,从而说明AMF在植被群落的建立和演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0.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以及施氮对滨海盐土氮素转化的影响,探究提高滨海盐土氮素供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江苏北部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接种AMF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对土壤氮素矿化和氮素供给的影响。【结果】施氮对菌根侵染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低氮处理(N1,施氮量为92 mg/kg)菌根侵染率达45.22%,显著高于高氮处理(N2,施氮量为184 mg/kg)的32.44%,而不施氮处理(N0)菌根侵染率仅有16.00%。在接种AMF 1 d时,低氮处理的滨海盐土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高氮和不施氮处理的滨海盐土(P<0.05),说明较高的菌根侵染率更有利于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施氮及接种处理显著影响了滨海盐土的氨化过程(P<0.05),但并未对其产生交互作用。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除培养5和10 d外,其余时间点高氮处理滨海盐土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低氮以及不施氮处理(P<0.05)的滨海盐土,硝化作用受施氮和接种AMF的交互作用影响。滨海盐土净氮矿化量以及净氮矿化速率在施氮处理和接种处理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交互作用对其产生了极显著促进作用(P<0.001)。【结论】对于滨海盐土,添加过多的氮反而抑制丛枝菌根真菌与耐盐植物共生关系的建立;施氮有利于提高滨海盐土的氮矿化作用,施氮量过高并不能对其供氮能力产生促进作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的建立能有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施氮和接种AMF通过一定的交互作用对滨海盐土氮矿化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