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737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1.
This study intended to find data on obligate ec- toparasitic Laboulbeniales (Fungi, Ascomycota) on Chinese Harmonia axyridis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fter having screened over four thousand dried specimens of H. axyridis and close relatives, we present the first (historical) record of Chinese H. axyridis infected with Hesperomyces virescens. We suggest that H. t, irescens is a historically globally dis- tributed species and hypothesize that (native) infection was lost when H. a~a;ridis was introduced in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612.
使用本文作者提出的分子绝对进化速率的计算公式和EF-1α,EF-2,NADH1和CytB等蛋白质分子,对原生生物的一些主要类群: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物种分歧时间和演化关系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原核生物沿着藻类→真菌→原生动物的方向演化.它们的演化关系为:(1)红藻自13.31亿年前分化出后,于11.74亿年前分化出绿藻,绿藻于4.527亿年前分化出藓类,4.37亿年前分化出蕨类;其他物种如石松类、肝苔类、团藻和小球藻分别于4.185亿年前、4.457亿年前、5.202亿年前和5.239亿年前分化出;(2)黏菌和卵菌均属于真菌进化分枝,分别于10.456亿年前和9.032亿年前分化出;(3)原生动物进化分枝中于10.45亿年前分化出孢子虫等,8.122亿年前领鞭毛虫与多细胞动物分化.这些结果均与基于化石记录的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613.
三株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分离及形态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襄汾苹果园越冬的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mura)采集获得自然染病的虫体,经分离纯化得到三株病原真菌,编号分别为TSL01、TSL02、TSL03,通过回接试验证明这3株菌株为桃小食心虫的病原菌.根据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观察发现:3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均为白色,菌株TSL01和TSL03菌落大,可产生黄褐色或淡紫色色素.它们都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月牙形或镰刀形,有隔;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肾形或卵圆形,假头状着生,菌丝透明有隔,轮状生长;菌株TSL02菌落较小,后期产生黄色色素,分生孢子圆柱形至梭形,串生,分生孢子梗呈"Y"形.初步鉴定菌株TSL01与菌株TSL03为镰孢菌属(Fusarium)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菌株TSL02为拟青霉属(Paecilomyces)粉质拟青霉(P.farinosus).这是在桃小食心虫上首次记录该两类病原菌.  相似文献   
614.
采用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从红树内生真菌BYY-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化合物B1.通过乙酰化、NMR、HR ESI-Q-TOF MS等技术鉴定了化合物B1的结构,确定其为首次从红树内生真菌中分离到的化合物.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化合物B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B1可显...  相似文献   
615.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616.
干酪乳杆菌IMAU10041抗甜瓜枯萎病菌的作用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22株具有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强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对这9株乳酸菌的抗植物致病真菌谱进行研究发现,9株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甜瓜疫霉和番茄早疫病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分别经过调节pH、加热、蛋白酶处理干酪乳杆菌IMAU10041的发酵滤液后,发现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pH 4.0时具有最大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迅速失活;发酵液经胰蛋白酶、中性蛋白、蛋白酶K处理后失去部分抑菌活性,这表明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中可能含有一定的蛋白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617.
本研究建立一种基于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的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单株精准识别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开展红海榄的资源调查和生态研究。研究以广西北海铁山港东岸榄根村外围天然红树林中的红海榄种群为对象,利用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影像精准识别红海榄的个体,进而获取种群数量、冠幅、高程等重要数据,并在影像上设置89个100 m×100 m的样方,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红海榄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影像中可识别红海榄植株数量共有848株;在高程1-2 m滩涂有红海榄615株,占全部数量的72.5%,在适生滩涂高程下呈现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冠层直径大小在1.00-1.99 m的红海榄494株,占全部数量的58.3%,研究范围内红海榄种群密度南向大于北向,向海方向大于向陆方向,斑块中心区域大于边缘区域;各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该天然红海榄种群呈聚集分布。以上结果说明,利用Google Earth高分影像可有效识别冠层直径1 m以上的红海榄单株;北海榄根村红海榄种群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并且红海榄幼树较多,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域的红海榄种群数量将会增多。  相似文献   
618.
红树林目前还受到不可持续利用方式的严重威胁。为快速掌握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铁山港白沙镇榄根村近岸海域监测范围内红树林受损及其周边景观演变情况,采用无人机(UAV)技术和多时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野外地面群落调查,利用目视解译方法,对榄根村近岸海域红树林及周边景观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红树林2017年12月、2018年10月、2019年6月、2020年4月受损面积分别为0.55,4.77,9.42,17.18 hm2,4年间红树林受损面积增长约30.23倍。将2020年4月红树林受损区按照受损程度不同分为死亡区和严重受损区,面积分别为7.81,9.37 hm2,斑块数分别为35,106个。研究期内榄根村红树林受损面积呈迅速增加趋势,主要位于潮沟两侧;死亡及严重退化区红树林群落形态上呈灰白色不规则斑块状;红树林受损斑块呈“多点开花”特点,有从斑块林缘向内部蔓延的趋势。遥感技术可有效提高红树林生态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19.
通过取样、组织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草莓果栖真菌种类、形态、分布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栖真菌种类丰富,有真菌6科、9属、12种.多数为半知菌,少数为接合菌,其中,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枝孢菌1(Cladosporium sp.1)是草莓果栖真菌优势种.草莓果栖真菌广泛分布于果实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5.9%,在果实外部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2.4%.  相似文献   
620.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采用100、200和300 m3种不同尺度的网格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涂3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发展期阶段的基围处在中强度转移的很多,并集中在城市化速度最快的福田区,说明基围在发展期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大量的基围在该区域转化成建成区。从1989年开始,基围发生转入的网格比例很小,且强度较低。②红树林转移的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附近,其转入基本处于低转移强度。1989年至1998年间,红树林发生了高强度的转出。③滩涂的转移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体现在空间上转移范围的非连贯性,一方面体现在时间上转入转出的反复性,作为海岸交错的连接带,滩涂的转出基本沿着海岸带分布。围海造田等人为干扰使得滩涂等自然景观不断地向城市建成区等人工景观转移,深圳湾的海岸线逐渐向浅海延伸,海岸线的长度正在不断地缩减。④3种尺度分析都是建立在Jenks自然分类法基础上的转移强度网格,尺度的大小对四类转移强度的空间分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同一阶段同一目标景观的转移强度,会因为网格尺度的不同造成差异。总体上来讲,200 m的网格大小是本研究最适宜的研究尺度,因为它比300 m的尺度保留了尽可能多的景观信息量,同时又剔除了100 m尺度上的信息噪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