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对化学镀Ni-P-PTFE换热面进行了模拟循环冷却水中CaCO3的结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换热面上有解吸空气泡时,该表面结垢较Cu面加剧;无解吸空气泡时,结垢减轻.并运用分形理论对结垢行为进行了评价,发现化学镀表面垢形之分维值较Cu面的增大了.  相似文献   
972.
应用示波极谱法 ,在氨性底液中对电解金属锰中的微量铜、镉、镍、锌进行连测 ,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973.
炼钢用锰球团矿直接合金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锰球团矿对钢的直接合金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初始钢中碳、渣中MnO含量和渣的碱度及炉温等与反应过程渣中MnO的还原速率的关系.MnO还原的表观反应级数为一级.实验得到锰的平均回收率为79.67%.  相似文献   
974.
采用拉伸试验、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冷乳中锰钢(0.2C-5Mn)退火后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微观组织特点和拉伸性能.实验钢冷乳退火后为铁素体加逆转变奥氏体的双相组织.退火后空冷可以获得稳定性较髙的逆转变奥氏体,且其体积分数也明显髙于退火后炉冷.退火后空冷实验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产生持续的TRIP效应,提髙强度的同时获得了较髙的塑性,强塑积可达到26.5GPa.%.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对某厂在生产K2CO3碳化塔中采用的热管技术的等温散热作用进行了应用试验研究,并对安装“热管”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同时掺杂铈及铋的锂锰氧化物LiBi0.01 Ce0.03Mn1.96O4,并用TG-DSC,XRD,SEM和FT-IR对其进行了分解温度,物相和显微结构等表征.结果表明适当的条件所合成的LiBi0.01 Ce0.03 Mn1.96O4具有与母体LiMn2O4同样完整的晶型和单一物相.  相似文献   
977.
高锰钢应用广泛,具有明显的加工硬化效果.针对高锰钢堆焊及补焊,设计、试制了高锰钢耐磨堆焊焊条,并且对焊条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该焊条采用CaO-CaF2-TiO2碱性低氢型渣系,具有引弧好、稳弧好、吹力大、稳定性好、成型好、工艺性能稳定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焊条的工艺性能良好,加工硬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78.
以NMMO(N–甲基吗啉–N–氧化物)工艺为基础,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CaCO3并在成膜后酸洗去除,制备具有适当透气度的纤维素膜.通过控制CaCO3的粒径和添加量,探讨纤维素膜透氧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aCO3的加入,纤维素膜的透氧系数增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明度总体呈下降趋势.CaCO3添加量一定时,CaCO3粒径越大,透氧系数越大,拉伸强度和透明度越小.  相似文献   
979.
在研究超细重质碳酸钙(GCC)表面改性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表面改性剂,并确定了其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980.
叙利亚O油田Sh油藏是典型的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该油藏具有渗透率较低,原油黏度高的特点,国内外对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渗流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为此,针对Sh油藏为例开展了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渗流特征研究,采用非稳态法对比分析了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与高渗砂岩稠油油藏渗流特征差异性。应用"压差-流量"的方法进行驱替实验,测量了不同温度下地点压力梯度的变化特征。采用解析法计算了不同开采阶段温度剖面沿垂直水平井方向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变启动压力梯度渗流模式;并通过在数值模拟中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对比研究了水平井热采与冷采的开发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Sh油藏高黏原油呈假塑性流型特征,加热能够显著改善地下渗流能力、提高驱替效率,水平井渗流过程呈现变启动压力梯度深流模式,热采能够显著增加鞋油半径。研究为确定热采有效动用条件与界限、论证合理井网井距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