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47篇
系统科学   46篇
丛书文集   126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43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8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相关皮层的激活图,探讨卒中后踝功能障碍及恢复的脑功能相关性改变.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BOLD-fMRI检查,采用健侧、患侧踝关节背伸、趾屈运动作为刺激任务,比较正常志愿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踝关节运动时脑部激活情况的异同,并采用LI为指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健侧、患侧踝关节运动时脑部激活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踝关节运动主要激活对侧SM1区,激活区形态呈斑片状或者不规则状,此外对侧PM区、SMA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激活.急性脑梗死患者健侧踝关节运动主要激活对侧SM1区,此外对侧PM区、SMA区、颞叶、枕叶、小脑半球、额叶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与正常对照组激活区相似;患侧踝关节运动(主观运动)时除了对侧半球SM1区激活之外,同侧SM1区、PM区也可见不同程度的激活,对侧半球的激活体积大部分大于同侧.根据公式计算出LI值,结果显示健侧、患侧踝关节运动LI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MRI可以客观的显示急性脑梗死后患者大脑运动皮层的激活情况,提示存在脑功能代偿与重组,fMRI作为监测和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有用工具,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2.
磁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磁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磁处理技术的作用效果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磁处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跟踪报道了磁处理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3.
传统的共轴磁共振电能传输模型存在空间位置自由度小的缺陷.分析传统模型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在非共轴的条件下对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3个线圈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模型.该模型成功地突破了传统共轴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空间位置上的限制,实验数据表明改进后的传输装置不仅提高了空间自由度,而且在轴线夹角-90°~90°范围内其最低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了43%以上,最高传输效率提高了5%.  相似文献   
98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0.7-xNdxBa0.3MnO3钙钛矿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掺人少量Nd可显著调节样品的居里温度,有效提高其磁熵变.当x=0.15时样品磁熵变达到2.22J/kg.K,Tc=269K.该系列样品低磁场下在室温附近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可作为室温磁致冷材料。  相似文献   
985.
为分析无线能量传输的效率问题,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建立了单个线圈模型,利用单个谐振线圈模型构建了基于磁耦合谐振的能量传输系统。通过S参数曲线直观反映能量传输效率的变化规律,验证了磁耦合谐振式能量传输效率远远大于一般的感应耦合。通过改变模型中两线圈的相对位置,分析了线圈距离、夹角等因素对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依据效率变化曲线,直观展示了频率分裂现象。仿真和分析表明,为实现系统的高效率、远距离能量传输,应尽量减小收发线圈的角度和线圈的错位偏移量,该系统为设计和优化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6.
研究了具有电荷、磁荷、磁矩、质量四极矩天体的引力频移效应 ,所得结果表明 :1)磁矩产生紫移 ,且与角度θ相关 :在θ =0和π时紫移最小 ,θ =π/ 2时最大 . 2 )电荷 ,磁荷与质量四极矩相互作用产生的频移是红移或是紫移由角θ而定 ,当θ =0 ,π时 ,紫移最大 ;当θ =π/ 2时 ,红移最大 ;当θ =arccos (1/ 3)时 ,频移为 0 .3)电荷 ,磁荷与磁矩相互作用产生的频移与荷的正负及角度θ有关 :当θ =0时 ,紫移最大 ;当θ =π时 ,红移最大 .当θ =π/ 2时 ,频移为 0 .  相似文献   
987.
飞轮电池磁悬浮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褚海英  范瑜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473-5476,5486
提出了一种用于飞轮电池的电磁和永磁混合磁悬浮轴承设计方案,其轴向位移由电磁铁主动控制,其余自由度由永磁铁以吸力方式给以约束,同时由永磁铁提供电磁控制的偏置磁场。对电磁力和永磁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线性化,建立了磁悬浮控制系统的模型。对系统在不同的PID控制器参数下。受到阶跃扰动力的位移响应进行了仿真。采用上述磁悬浮方案和PID控制器,完成了一个单自由度磁悬浮实验,洲试了飞轮转子轴向脉冲力位移响应.实验结果证实上述磁悬浮方案和控制器能够实现飞轮转子的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988.
两轴型混合磁悬浮轴承变结构控制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两轴型混合磁悬浮轴承的系统结构,基于分散控制建立了磁轴承的控制系统模型。对磁轴承进行了变结构控制研究,根据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了切换函数,根据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变结构控制输入,实现了磁轴承的快速稳定和鲁棒性控制。通过与最优控制的对比仿真研究,表明了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989.
在加乙醇作为介质球磨(湿磨)条件下,采用6∶1的球料比,240r/min的转速,球磨x(Fe)∶x(Ni)=(100-y):y(原子百分数,y=32,36,50,79)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球磨产物的相结构变化、晶粒尺寸变化及晶格常数的变化·发现了x(Fe)∶x(Ni)=64∶36粉末在加乙醇介质球磨条件下,Fe在fcc相中的含量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先增后减这一新现象,且在整个过程中伴随着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的变化;对于相同球磨时间不同成分配比的Fe Ni混合粉末,随着粉末中Ni含量的增加,bcc相晶格常数减小,fcc相的晶格常数增大,fcc相中Fe的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990.
研究了无限长直电流磁场中导体的电动势问题.当电流恒定,导体匀速远离电流,导体上的电动势的大小将随时间t增加而减小;若导体沿着电流方向移动,则电动势为零.当电流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而导体静止时,导体上的电动势大小将随时间t按余弦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