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41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31.
低渗透油藏水锁伤害机理及解水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层压力低(压力系数小于1)、油井含水率低(小于50%)的低渗油井,水锁伤害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毛细管效应和贾敏效应对产生水锁现象的机理认识。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到了水锁现象与渗透率的关系,即:渗透率越低,水锁程度越严重,10.00 mD以下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基本在25%左右,而大于10.00 mD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在15%左右。注入表面活性剂后,解除水锁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渗透率越低,效果越明显,最高驱替压力值下降幅度达到了近50%。说明表面活性剂对解水锁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2.
低温对两种油茶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油茶和湖南油茶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温度梯度下,两种油茶幼苗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油茶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温度使两种油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所下降,但影响不明显.(2)低温处理后,广西油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0℃时最高,湖南油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5℃时最高;两种油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在20℃时最高;广西油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5℃时最高,湖南油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时最高.  相似文献   
133.
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描述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应用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低温N2吸附及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和定量测试WX-1井岩心样品的孔喉形态、连通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验测试的孔径分布,实现对页岩样品从微孔到宏孔的精细描述,并探讨了影响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颗粒边缘溶蚀孔及微裂缝等5种孔隙类型.受到后期压实作用的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微观非均质性.纳米孔隙类型复杂、形态多样,主要为开放透气性孔,但存在细颈状墨水瓶孔及少量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等影响页岩气的渗流;孔径分布具有“双峰”特点,纳米孔主要孔径为2~10 nm、30~90 nm,即直径<100 nm的孔隙提供了大部分总孔体积,为页岩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孔隙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直径≤50 nm微孔、中孔的发育与有机质有关,有机碳含量与微孔、中孔的孔体积呈正相关性;直径>50 nm宏孔的发育与黏土矿物含量有关,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宏孔的体积、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4.
为给评价立体视频的舒适程度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标准, 在确定人眼观看立体视频时水平视差为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 以对比度作为其补偿因素对立体视频舒适度的影响。利用图形分割方法将前景与背景分离, 利用场景相关的显著区域提取方法得到显著区域, 提取显著区域的视差并分别提取前景和背景对比度, 结合深度感知理论和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利用主观评价方法对模型进行评定, 由此得到对立体视频舒适度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主观评价验证可知, 该评价方法与人眼的立体视觉基本一致, 为进一步研究人眼立体舒适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讨论了在几种不同条件下使用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并从波源和接收器同时运动的一般情形着手,在满足不同的近似条件下,得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普遍的,机械波多普勒效应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136.
朝鲜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以民谣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之美.以民歌题材为分类方式,以下界面调式为研究视角,对朝鲜族民歌的结构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出以"下界面调式"为基础的朝鲜族民歌的结构特征及其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含铜低碳低硅无取向电工钢中的析出相及其析出机理.由能谱(EDS)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可知,铁素体基体上存在的大量弥散分布的等轴状析出相为类B2结构的铜.这些铜析出相的析出机理可以是一般析出、位错析出、台阶机理相间析出和弓出机理相间析出:一般析出在550、650和750℃三个等温温度均可发生;位错析出只发生在较低的等温温度(550℃),此时析出相呈特殊的平行短列状;台阶机理相间析出也可在上述三个等温温度下发生,但650℃等温时最有利于台阶机理相间析出,此时析出相平直列状分布;弓出机理相间析出只发生在较高的等温温度(750℃),析出相弯曲列状分布.  相似文献   
138.
Zhang  Xu  Liu  Jia  Chen  ChuangYe  Liu  Wei  Liu  JingBin  Li  BaoHui  He  Ming  Zhou  TieGe  Zhao  XinJie  Yan  ShaoLin  Fang  La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1,56(35):3884-3887
A new circuit model for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an S-band low noise amplifier(LNA) with the software,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proposed model involves shunted impedance at the grid to achieve a stable LNA without measuring the S-parameters of transistors at low temperatures.The LNA was measured over the operation band of 2.2-2.3 GHz,which has input and output standing wave ratios below 1.2.The noise figure of the manufactured LNA was about 0.2 dB and the gain was above 22 dB,which indicated that our LNA worked well at 77 K.  相似文献   
139.
设计了一个用于6.2~9.4 GHz超宽带中国国家标准的接收机射频前端.通过采用共栅输入、电容交叉耦合的低噪声放大器和正交跨导级合并的折叠型混频器,实现了对UWB小信号的放大和下变频.设计方案采用TSMC 0.13μm 1P8M RF CMOS工艺流片验证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输入匹配在6.2~9.4 GHz频段内...  相似文献   
140.
利用环渤海35个台站1954-2002年近50年逐日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的观测资料,统计关注区域内少云、中等云量、多云的发生情况;再用同期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出预报关注区域内与不同云量形成相关性较好的各种不同要素的平均场,依据动力过程相似原理,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相邻24h预报场,以域块距离为依据,建立云量预报模型,制作日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4~9天的预报.经过2003-2007年的预报结果与实况资料的对比检验表明:依据动力过程相似方法建立的云量预报模型对日平均总云量和日平均低云量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日平均低云量预报准确率要高于日平均总云量;冬半年预报准确率高于夏半年;天空出现少云的预报准确率高于中等云量和多云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