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6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07篇
系统科学   177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38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近年来,随着表面研究的发展,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各种有机分子薄膜性质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在这些研究中,首先涉及到有机分子在金属靶(即衬底)上的成膜及膜厚度的控制问题。有机分子在金属靶上的吸附成膜一般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吸附两种。化学吸附作用比物理吸附作用强得多,它可导致被吸附分子及靶表面分子结构上的变化。在一般条件下,物理  相似文献   
192.
本文讨论了用边界元法计算电磁场与视电阻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给出了不同倾角脉状体I_m(E_y), R_e(E_y)和ρα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边界元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93.
本文采用系列冲击试验,显微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形貌观察,结合俄歇谱断口成分分析,研究了微量镓对中碳钢内磷在晶界偏聚的影响及其对钢的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量镓(含量在万分之几以上时)能够一定程度地阻止磷在晶界偏聚,(改变马氏体的形态)延缓回火过程;使得中碳钢不出现低温回火脆性,且具有较低的冷脆转折温度。  相似文献   
194.
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6MnR钢在低周疲劳下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规律。试样上分别钻有40—200μm的微孔,研究了微裂纹启裂、扩展和微缺陷尺寸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认为,孔边裂纹启裂机理有两种方式:滑移带启裂和疏松带启裂。前者是由剪应力起主要作用,后者是正应力起主要作用。而滑移带的局部性和裂纹开叉是低周疲劳下微裂纹的两大典型现象。且微缺陷尺寸对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该影响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5.
研究了W9Mo3Cr4N和50CrVA钢制成的双金属机用锯条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双金属机用锯条采用低高温回火比常规回火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低温回火主要析出ε及M3C型碳化物,使马氏体中合金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升高,从而有利于高温回火时M2C型碳化物弥散均匀析出。  相似文献   
196.
本文采用自然坐标系统,根据Novozhilov园锥壳应度──位移关系式,导得简支弯曲条元的 应变矩阵,单元刚度矩阵及其相容荷载.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实例分析表明:弯曲箱梁在加大半径 情况下,采用本文曲条法与低阶直条法以及高阶直条法的分析吻合良好;当半径缩小,曲条法所 得曲箱内缘应力比同跨度直箱的内缘应力增大,而外缘应力则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97.
从正交切削试验获得低碳钢动态剪切流动应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切削试验技术,获得0.2%C钢在温度200℃,剪应变1-2,剪 应变率3×103-3×105s-1范围的动态流动特性。通过对数学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 析,得到动态剪切流动应力的定量表达式。与分离式Hopkinson杆试验数据的对比, 证实了该技术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8.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般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开裂性能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看其在低温下的变形能力;另一方面看其在低温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断裂拉力的大小,但以往多以其变形能力这一单一指标来衡量沥青混合料的抗开裂能力是不全面的,为此从如何综合反应沥青混合料断裂时的应力,应变大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开裂性能的压缩应变能指标及计算方法,并对两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冻断试验和压缩应变性能试验,比较了它们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9.
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的研究表明,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微裂缝的影响,注采井网的部署、整体压裂方案的优化对于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矢量井网的概念,阐述了矢量井网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了与矢量井网配套的压裂工艺,包括深井限流压裂、转向压裂、分步加砂压裂等。将矢量井网与整体压裂方案在胜利油田史深100块进行了现场实施。结果表明,矢量井网是实现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0.
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和油井产量的基本设想,利用油藏渗流理论和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水力裂缝和爆燃裂缝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油藏中,增加水力裂缝的长度比增加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对油井增产更有利;爆燃裂缝的存在可在水力裂缝增加油井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产,相对于水力压裂油井,爆燃压裂油井增产倍数可达1.55。由此说明,利用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技术来提高低渗透油田油井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