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林巧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4):53-57
樱桃酒的澄清工艺十分重要,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复合澄清剂对樱桃酒的澄清效果达到最好时的配方以及复合澄清剂在不同浓度、温度、酒精度、pH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条件下对樱桃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酒精度为12.0%、温度为50℃的条件下,经复合澄清剂处理的樱桃酒澄清度达到98.5%,壳聚糖、明胶、果胶酶的添加配比为1 4 2.2(其中壳聚糖用量为1.0g/L),得到澄清透明、色泽光亮的樱桃酒。 相似文献
142.
143.
果酒品质与新鲜果品原料质量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Tifblue、Premier、Brightwell、Garden blue、Powder Blue 5个蓝莓品种的营养组分及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花色苷含量、总酚指数和颜色变化的差异,旨在寻找适宜于酿酒的蓝莓品种。结果表明:Garden blue中的碳水化合物、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不同蓝莓品种其酚类物质及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Garden blue花色苷和酚类物质含量分别是其他4个蓝莓品种的1.17~1.97倍和1.15~1.89倍。酒精发酵过程中果酒中总酚指数均显著上升,而花色苷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Garden blue花色苷含量下降最少,且其酚类物质含量上升最多。经稀释3倍的蓝莓汁调味发酵,发酵结束后Garden blue总酚指数含量最高达79.9,是其他4个品种的1.30~2.08倍,花色苷含量为25.27 mg/L,比其他品种高出1.25~8.1倍。结论:综合蓝莓营养成分及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含量等因素,发现Garden blue更适于酿造高品质蓝莓果酒。 相似文献
144.
张军翔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3):6-9
我国葡萄酒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正逐渐暴露出质量与安全隐患.从葡萄酒生产的陈酿及灌装环节的技术层面探讨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5.
以沙棘、绞股蓝、肉苁蓉、肉桂为原料通过合理生产工艺和最佳配方制得的沙统保健酒,用比色法测得绞股蓝总皂减含量为0.13mg/ml总黄酮含量为0.18mg/ml。用碘量法测得维生素C含量为0.27mg/ml。用改良的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15.04U/ml。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客家黑糯米酒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主发酵速度加快。成品品质却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通过对发酵温度、加药酒量和加水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发现最佳发酵温度为20℃,加药酒量为5%,加水量为1.5倍。 相似文献
147.
为配合苦荞配制酒产品开发,以多糖、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回流提取苦荞多糖、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苦荞配制酒与回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荞粗多糖和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2 ℃、提取时间123 min、液料比12∶1(mL∶g),苦荞多糖、黄酮提取率分别为0.184 0%、6.691 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将回流提取物与基酒进行勾调、过滤、分装,得到苦荞配制酒。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苦荞配制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6.53%、32.71%、1.46 U·mL-1;苦荞回流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清除率分别为90.01%、35.65%,总抗氧化活力为3.61 U·mL-1,表明苦荞配制酒和回流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8.
概述了葡萄酒在货架期、进出口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常见的品质安全变化的因素,对比了国内外现阶段葡萄酒农残检测、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差异,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9.
以枇杷\"解放钟\"的核为原料,根据醇腈酶高耐热性的特点,采用60℃热处理-DEAE-Sepharose FF柱分离组合技术,从枇杷核中获得电泳纯的醇腈酶.最终纯化酶的比活力达到232 U·mg-1,酶活力回收率高达64%.所制备的的R型醇腈酶具有高度的光学选择性,催化苯甲醛与丙酮氰醇反应产生R型扁桃腈,对映体过量值达到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