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238篇
综合类   182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进行胰岛素基因检测。从NIDDM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提取DNA,以胰岛素基因5′-末端上游的某一DNA序列为引物,对特定的靶序列进行体外扩增,即Taq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其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在紫外分析仪下观察结果并与正常人对照,发现16例NIDDM患者胰岛素基因有所改变,提示此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基因改变可能与NIDDM的发生有关。进一步说明遗传因素在此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对严重危害人类的心血管病(本文主要针对冠心病)、恶性肿瘤、缺血性中风的预报、诊断、决策、监测原理及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能自我学习的智能系统,用于对上述疾病的早期预报、辅助诊断、最佳决策和预后监测。用BorlandC++3.1语言编写了整个系统软件。经回顾性和前瞻性验证预报、诊断、监测符合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43.
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映泉 《山西科技》2006,(2):115-116,45
文章对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4.
基于B/S结构的蔬菜主要病害数据库检索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蔬菜主要病害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其数据库构建和系统功能设计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可用于网上查询蔬菜病害的中文名称、中文别名、英文名称、病原物、学名、病原分类、病原特征、为害作物、为害部位、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综防措施等数据,并可通过目录树浏览、快速检索、组合检索等途径进行方便高效的检索数据。  相似文献   
45.
帕金森病对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量描述帕金森病(PD)对步态对称性的影响,分别将受试者的左、右腿支撑期时间和跨步时间组成序列对,用序列对的相似性来评价步态的对称性.因序列是非平稳的且含有噪声,故问题转化为考察原序列对在多尺度上逼近序列对的相似性,由定义的相似度定量描述了步态的对称性.结果表明,PD患者的左、右腿支撑期时间在较小的尺度上明显不对称,左、右腿跨步时间在所有尺度上都明显不对称.该方法和结果可为评估PD病情以及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利用反应扩散方程单调方法和不变区域理论,研究具有饱和传染力的反应扩散方程D-SIS流行病模型,证明了解的存在惟一性,得到了疾病绝灭与持续的阈值——基本再生数,分别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该研究将相应常微分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推广到了偏微分方程D-SIS模型,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病,AD)早老素-1(Presenilin-1,PS-1)基因第3、4、5、8外显子的突变特点,对13例散发性Alzheimer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患者、12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dia,VD)患者及31名正常老年人的PS-1基因第3、4、5、8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编号为SAD5的患者PS-1基因第3外显子扩增片段上存在1个缺失突变位点,编号为SAD3的患者PS-1基因第8外显子扩增片段的近3’端处发现2个插入突变位点.12例VD患者与31名正常老年人的PS-1基因第3、4、5、8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实验结果表明,SAD患者PS-1基因中存在第3、第8外显子的突变.  相似文献   
48.
从人血液中提取总DNA,利用PCR技术扩增人肝细胞再生增生因子基因,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ene,EGFP)和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gene,AL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ALR,并将其转染Hela细胞系,用含G418的DMEM/F12培养液筛选转基因细胞,然后利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转基因细胞中ALR基因的存在及其表达,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得到了构建正确的EGFP和AL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在转基因细胞中,PCR扩增得到1.7Kb的ALR条带,蛋白电泳得到57KD大小条带.与ALR和EGFP融合蛋白大小相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Hela细胞.在转基因细胞中,EGFP和ALR同时存在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可作为报告基因指示目的基因的表达,从而简化了目的基因繁琐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将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静导管未闭)心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特征提取的研究.两种方法都能较好的识别先天性心脏病人,总有效率为85%.论文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小波变换比短时傅里叶变换能更有效的识别正常人与病人的心音信号的特征,可分性更好.但是短时傅里叶变换能量范围更集中,动态范围变化也更小一些.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