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6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我们通过一种简单的绿色合成方法,得到微纳米尺度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并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实现了对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可控组装,得到了从零位、一维和二维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并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其影响纳米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学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82.
【目的】在模拟胃液条件下研究重金属Cu~(2+)和Zn~(2+)对内源致癌性N-二甲基亚硝胺(NDMA)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离子色谱法(IC)来测定NDMA、二甲胺(DMA)和亚硝酸根(NO_2~-)含量。【结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Cu~(2+)和Zn~(2+)浓度高于50mg/L时,可以促进NDMA的形成,且当浓度由50mg/L增大到200mg/L时,Cu~(2+)促进率由1.16%增大到94.56%,Zn~(2+)促进率由21.32%增大到45.86%。在重金属浓度为符合或接近符合水质基准值1.0mg/L时,Cu~(2+)和Zn~(2+)对NDMA的形成也分别有16.88%和13.42%的促进率;而当重金属浓度为10mg/L时,两种离子却均抑制NDMA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Cu~(2+)、Zn~(2+)促进NDMA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与DMA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导致NDMA形成。【结论】高浓度的Cu~(2+)和Zn~(2+)通过与DMA相互作用,形成活性中间体从而促进NDMA的生成。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硫酸法TiO2生产中常见杂质离子及煅烧添加剂对化纤钛白白度、光色互变性及分散性等的影响,考察了工业生产中关键单元操作对提高化钎钛白应用性能的作用。同时给出了能提高化纤钛白应用性能的煅烧添加剂配比。  相似文献   
84.
双钙钛矿型Ba2YSbO6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Ba2YSbO6的水热合成,并通过XRD、IR、ICP、XPS对产物物相、组成、结构、锑离子价态等进行了表征.Ba2YSbO6产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属于Fm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40955(7)nm,V=0.594727(8)nm3,Y和Sb呈岩盐型有序排列,锑为 5价.  相似文献   
85.
南京北郊PM2.5中含碳物质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京市北郊四季细粒子中含碳组分与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在南京北郊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利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M2.5、OC、EC的质量浓度均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2.5的日平均值为122.7±75.2μg/m3,OC和EC的日平均值分别为(15.4±8.0)μg/m3和(3.6±1.8)μg/m3,含碳物质占PM2.5总质量的11%~40%。OC与EC在秋季和冬季有较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6和0.83),表明其来源相似;春季和夏季的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47和0.53),可能原因是有较多二次有机碳(SOC)生成致其来源复杂。利用EC示踪法对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夏季SOC占OC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4.6%,可见高温与强烈的光照有利于SOC的形成。利用戴安离子色谱对PM2.5中的阴离子SO42-、NO3-、F-、Cl-、HCOO-、CH3COO-和C2O42-,阳离子Na+、NH4+、K+、Mg2+、Ca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占PM2.5总质量的20%~60%,SO42-、NO3-、NH4+二次离子是南京市郊PM2.5中主要的无机离子。  相似文献   
86.
在类氢离子能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依据屏蔽方法,给出了类锂离子基态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依据原子序数3至14的元素类锂体系基态电离能实验数据,总结出类锂离子1s态电子屏蔽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函数关系。计算了原子序数15至30的类锂离子基态电离能,计算结果与文献提供的实验数据相符合。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三排净原酒中常见金属离子及其酿造迁移规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结合基体匹配、直接进样法研究传统工艺和机械化工艺生产的三排净原酒;并结合湿法消解分析传统工艺原酒酿造过程物料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见金属离子在机械化工艺原酒中含量最低,离子总含量约为传统工艺原酒的7.95%~20.24%;传统工艺原酒中,普通酒及压排酒中金属离子总含量高于中段酒。蒸馏过程中,从酒醅转移到原酒中的金属离子含量极少,迁移率为0.0070%~0.0078%,金属离子因其非挥发性绝大部分留存在糟醅中。  相似文献   
88.
为掌握农药代森铵存在时,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吸附-解吸铅镉离子的行为,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代森类农药种类、代森铵浓度、重金属离子浓度、电解质离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见代森类农药能提高土壤铅离子的吸附量,增强吸附顺序是代森锰锌>代森铵>代森锌; 农药种类能减少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抑制吸附顺序是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 代森类农药能促进土壤解吸铅镉离子.土壤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代森铵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随代森铵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 土壤对铅离子的解吸量随着代森铵浓度增加而降低,镉离子的解吸量反而增加.代森铵存在时,土壤对铅镉离子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随铅镉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土壤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离子强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正好相反,增加电解质离子强度,土壤对铅镉离子的解吸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9.
影响硫酸钡阻垢效果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硫酸钡阻垢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中采用静态阻垢法对筛选出的ZX–101、TH–1 以及TH–607B 3
种钡(锶)阻垢剂,分别开展了温度、矿化度、Ba2+ 浓度以及SO2-4 浓度对硫酸钡阻垢效果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
种阻垢剂均表现出较好的阻垢性能,能够有效阻止硫酸钡结垢。随着温度与体系矿化度的升高,3 种阻垢剂的阻垢率
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且阻垢率随阻垢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65 ℃、SO2-4 浓度为0.55 g/L、矿化度
为73 g/L、阻垢剂浓度为0.10 g/L 时,溶液中的Ba2+ 浓度从0.64 g/L 增加到1.28 g/L 的过程中,3 种阻垢剂的阻垢率
逐渐降低,分别从96.55%、97.65%、98.04% 下降为82.80%、87.83%、84.49%。当Ba2+ 浓度为0.8 g/L、阻垢剂浓度为
0.08 g/L、溶液中SO2-4 浓度从0.10 g/L 增加到0.60 g/L 时,3 种阻垢剂的阻垢率分别从90.64%、96.49%、93.57% 增加到
99.79%、99.28%、99.79%,随后开始下降,最终下降为93.72%、91.09%、80.06%。  相似文献   
90.
以循环伏安法在优化条件下(pH=2.4,静止时间2s,扫速0.02V/s)研究了铜离子在天然桃核粉上的吸附行为。天然核桃粉对铜离子具有吸附富集的作用,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遵循Langmuir吸附动力学模型,获得表观一级吸附动力学常数为0.268min-1。等温吸附曲线符合高斯分布曲线,遵循Freudlich等温吸附模型,获得吸附的参数为KF=41.7,n=1.82。在核桃粉吸附后,氧化峰的电流值明显降低,表明天然核桃粉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富集能力。天然桃核粉是一种优质廉价的生物质吸附剂,其自身含有天然的微孔结构并且含有氨基、羧基和酚羟基、巯基等多种官能团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键,适用于铜等重金属离子吸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