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3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从而进一步拓展学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782.
陶倩 《科技信息》2009,(31):J0084-J0084,J0070
2006年,《武林外传》纷纷在各电视台热播,并迅速在网络上蹿红,掀起一股"武林热"。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试从《武林外传》的文本类型和创新这两个方面,试探该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83.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数作品政治功利性较强 ,反映时代风云 ,在作品中提出政治主张 ,表现某一时期的风云变幻 ,要求文学担负起重要历史使命几乎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复杂。从社会、历史、时代、文学观念、作家结构、外来影响以及现代文学的性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现代文学功利色彩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84.
萧氏父子四人皆好文艺,以帝室之尊影响了一代风尚."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是<文选>收入"史"之"赞""论"的理由,看作选录标准之一未可厚非.他们重视文学活动任性愉情的一面以及对物态美的感受和表现力,肯定艺术个性的价值.其追求虽对细腻温婉的柔性美有侧重,有偏于轻靡之不足,但包含着对文学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文学特征的再发现和再肯定.其文艺观有求新变、尚美文、能宽容的倾向,体现出南朝文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85.
通过对目前我院后勤管理及职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管理制度变革的对策,并抓住当前少数职工思想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亦提出相应对策,为我院后勤的社会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6.
网络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对教师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有无比的优越性,网络阅读资源库的构建为英语教与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并由此产生英语教学新理念,但同时对英语教师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87.
腐败是一种权力之癌。邓小平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克服特权现象,防止党内和国家权力机关腐败的滋生蔓延,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而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可以说,制度反腐是邓小平法治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支点。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我国在推进反腐败的总体思路上正逐步实现由权力反腐败向制度反腐败的转变,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相似文献   
788.
杨少俊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26-33,36
这个系统的研制源于四年前作者在旧金山同林中明(美国张敬国学基金会负责人)、刘NB975(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二位关于能否和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文心>研究的讨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而实用的工具.已完成的雏形分三部分:一是总论,二是原文的数字化(通过设定数据分系统),三是专题研究.刘作<文心>,自云由内(思、意)而外(言),别人研读<文心>,都是由外而内,"沿波讨源".计算机研究,只是更多地(或者说是较系统地)利用计算机的特长与数字分析,以及文的外部特征.在研制中,积累的工作数据已上万,开始进入<文心>微观世界.人机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促进交流,激发新意.  相似文献   
789.
翻译"竞赛论"和"优势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静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4):106-109
许渊冲认为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化之间的竞赛,译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竞赛论”与“优势论”把学翻译中真与美的关系看作一种动态变化的调整和平衡。“竞赛论”与“优势论”对忠实、真与美等问题的见解旨在使译作更接近潜在读的期待视野,这也是与翻译研究的“化转向”相一致的.实际上给中国翻译实践与理论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0.
肇始于先秦的"言意之辨",在老庄那里体现的是语言面对"道"的无奈和困窘,但对文学语言的自觉形成启发.到了六朝时期,一场哲学争论使得文学语言开始走向自觉,并最终在刘勰和钟嵘那里步入全面自觉的境地,且在创作论和接受论的共融中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