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3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2478篇
自然研究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本文通过在保持于低密度下约200代的6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alanogaster)群体(r群体)中抽取随机样本,并将其养殖于拥挤的培养环境中,从而得到K群体。25代后,K群体在高密度下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明显高于对照。由于K群体在低密度下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低于对照,这显然是性状的高低替位现象。本研究不仅确证了生活史性状演化中高低替位现象的作用,而且促进了高低替位现象的遗传与生理基础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62.
杂剧在有元一代获得蓬勃发展 ,迅即进入峰巅状态。但是随着杂剧中心的南移 ,杂剧也由兴盛走向了衰落 ,在同南戏的竞争中 ,终于为南戏所压倒。元代杂剧的兴盛繁荣是由于元代统治者对歌舞、戏曲的特殊爱好 ,也有赖于元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繁荣 ,还有赖于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开放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而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科举制度较长时间的废止使很多文人走向勾栏瓦肆也对元杂剧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 ,加上杂剧中心的南移失去赖以生长的土壤 ,同时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有限体制及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的表演模式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 ,最终就被不限折数、角色都能唱的南戏取代了其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63.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知识精英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的“借鉴革新派“,而“市民通俗文学“则是“继承改良派“.他们各有自己的服务对象,也侧重地发挥文学多种功能中的“之一“功能.改革开放以后,通俗文学逐渐为文学大家庭所承认与接纳,也进入了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64.
近代维新派文学家从政治改革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倡文学改革,既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促进了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时代特点鲜明的历史经验,又使文学过多地带上了非文学的色彩,在理论和创作上都留下了值得反思的教训。维新派文学家在文学与政治之间选择与判断的两难,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学在中西古今交汇嬗变之际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965.
本文探讨了华蘅芳《积较术》中所蕴含的矩阵算法思想,认为华蘅芳的“乘表相加”算法是中国传统数程序化特点的发扬和新创。  相似文献   
966.
李四光的科学研究历程与《李四光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现代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及其为中国地质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李四光全集》是他发展地质学的成功记录和科学总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科学化遗产,共八卷,中英各半近400万字。  相似文献   
967.
This paper defends the right of historians to make use of their knowledge of the remote consequences of past actions. In particular, it is argued that the disciplinary cohesion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relies crucially upon our ability to target,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ose past activities ancestral to modern scienc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not limited to the study of those activities but it is structured around them. In this sense, the discipline is inherently ‘present-centred’: its boundaries are determined, in part, by judgements inaccessible to the historical actors. Present-centredness of this sort, it is urged,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 problem; its methodological consequences are minimal.  相似文献   
968.
曹丕《典论·论文》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首篇文学批评专论 ,开启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的先河。笔者有感于目前对其论述不详 ,本文拟从文学批评意识、批评标准、批评方法、批评态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寻绎 ,以期证明《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以及对当代文艺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9.
介绍VaR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然后对VaR以及VaR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介绍,突出介绍了VaR计算的参数方法;最后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970.
~~泉州之元明清文学研究@陈忠义$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泉州362000 @何新所$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①[清]《惠安县志》(二)第90页,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1985年重印。 ②[清]周学曾等编.《晋江县志》(上).第88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