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系统科学   98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7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51.
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人机界面的概念及其应具备的特性做了简要介绍, 并详细分析了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2.
本文解剖分析英国流涎薄膜生产线EM系统中温度控制板的硬件.温度控制板采用6502 CPU,为微机控制方式.它将热电偶输入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经CPU处理、6522接口等电路输出去控制加热体的温度和冷却水的通断.  相似文献   
153.
计算机花型显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彩色图形显示器、帧缓冲存贮器、图形显示接口等4大部分。根据系统的总体要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机和彩色图形显示器,为接口和缓存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显示控制脉冲频率的确定、帧缓冲存贮器的模块结构、缓冲存贮器与微机之间接口、伪彩色解码、行数控制电路、象素控制电路和显示地址信号产生电路。本设计全部采用常用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系统价格低廉,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采用TP801A单板机作为控制中心,实现了药材切片机进给机构的自动控制.本系统具有快进──工作进给──快退──停止等功能,其中的工作进给速度能在所要求的范围内自由调节.调试结果表明,切片薄,生产率高  相似文献   
155.
FMS中CAPP与CAM集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软件总线,软件接口及独立元的概念进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的方法。以此方法形成的系统,开发周期短,易于移植,易于使在单机结构下在不同时期利用不同软件工具开发的应用程序在网络环境下得以上网运行。  相似文献   
157.
提出了汉化井眼轨迹控制专家系统的基本思路与结构的基本框架,其特点是利用计算机汉字图形用户界面技术,把井眼轨道设计、下部钻具组合(BHA)特性分析、BHA数据库管理、BHA结构优选设计、钻井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钻井数据处理等融为一体。菜单选择、对话框式数据输入,操作方便。提出了BHA数据库的概念。它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软件向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8.
在分析了PC系列微型机I/O接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机控制领域的通用智能接口的设计方法,并对接口的编程和调试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导出了 TiO_2吸附 Cu(Ⅱ)、Cd(Ⅱ)的等温式代入实验数据由计算机求取参数 X 和 Y。结果表明,该等温式描绘的等温线与实验点吻合很好。X、Y 反映了 PH 和吸附质性质对等温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利用XPS研究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形成的Au—Si(113)界面初始阶段的室温反应,测量了Si2p、2S和Au4f光电子发射峰的强度和能量位置随Au复盖量的变化。所有的结果都表明,与Au—Si(111)和Au—Si(100)系统一样,存在一个发生界面室温反应的临界Au厚度~5ML,从而推断,这个现象可能是Au—Si界面形成过程的普遍特性。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还讨论了Au—Si界面形成的可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