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7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03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85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8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常规泵进行串联、改造 ,研制出了井下掺液抽稠油泵。对泵结构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阐述了泵的工作原理 ,并对泵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该泵是通过从油管掺入液、从油套环空产出液 ,在上冲程时吸入产出液 ,在下冲程时举升混合液 ,从而实现了在柱塞下方掺液 ,避免了出现砂磨柱塞的现象 ,减少了稠油对柱塞运动的阻力 ,克服了泵上掺液不能降低进泵原油粘度的缺点 ,解决了在井筒降粘和稠油抽汲中存在的问题。该泵使用了连动式凡尔与弹簧 ,保证了底阀与顶阀打开与关闭的同步性 ,能够达到吸入产出液、加入掺入液以及举升混合液同时进行的目的。该泵的设计原理可行 ,工艺容易实现 ,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抽稠油泵。  相似文献   
72.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用HPLC法测定不同pH条件下培养的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条件下黄芩甙、黄芩素的含量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在pH=5.8时最大,为组织培养黄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建立了测定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含量的反相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SB C18(150mm×4.6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体积比60∶40∶0.2);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甙和黄芩素的含量;该法的RSD分别为3.6%和5.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和101.8%.  相似文献   
74.
在探讨乳状液膜法提取废水中柠檬酸的基础上,建立了恒界面状况下的非稳态平板传质模型,经过合理假设,推导出易于求解的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利用恒界面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拟合了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75.
Coolmax织物导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Coolmax织物的导湿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10种织物试样,分别测试它们的吸湿排汗能力、透湿率、带液率、干燥速率,讨论了同组织结构不同Coolmax含量及紧度对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以分形几何为理论基础,研究和设计出一种具有优良的分布质量、较大的操作弹性、适用于任何直径填料塔等优点的新型高效液体分布器———分形液体分布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与传统的液体分布器相比较,fractal液体分布器具有Klemas分布质量高、操作弹性大、空间高度小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在处理小流率液体分布时,fractal液体分布器仍具有非常高的Klemas分布质量,因此解决了液体分布器设计上长期没能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7.
以啤酒洗槽废水为主料产朊圆酵母液体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啤酒洗槽废水为主料通过单因素优选和正交试验法对产朊圆酵母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与发酵条件的确定,经方差分析结果最佳培养基为2^oBe糖度的啤酒洗槽废水,豆饼粉0.5%,葡萄糖2%,MgSOr.7H2O0.05%,KH2PO40.1%。最佳发酵条件为时间18h,温度28℃,转数150r/min,装量100mL/250mL三角瓶,pH5.0。干菌体系累量为20.12g/L。  相似文献   
78.
高效液相色谱-抑制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中的扑热息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扑热息痛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分离、抑制化学发光法检测了药物中的扑热息痛含量.扑热息痛浓度在8 0×10-7~1 6×10-5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3σ)为7 4×10-8g/m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 4%.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扑热息痛片、散利痛和维C银翘片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9.
2-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非水滴定方法分析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含量,由于受到杂质中胺类化合物的影响,造成结果偏高,甚至达到100%以上。文中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苯并咪唑衍生物及杂质,首先分离出苯并咪唑衍生物,然后用非水滴定方法分析含量,得到了准确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影响分析结果的杂质为未完全反应的原料之一邻苯二胺。  相似文献   
80.
BTEX在非饱和土和地下水系统中迁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规律,利用BTEX模拟轻非水相污染物质,采用土工离心试验技术对BTEX在非饱和土和地下水系统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试验中土样和水样的污染物质量分数,得到了BTEX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长期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BTEX从泄漏点通过非饱和土层向下运移,在地下水位之上形成高质量分数区,并沿地下水面侧向迁移,部分溶解的BTEX在水体扩散。地下水的流动对BTEX的迁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