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ZnB2O4 ∶Eu3+,Yb3+近红外发光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制备条件及Eu3+和Yb3+掺杂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及Eu3+和Yb3+掺杂摩尔分数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ZnB2O4 ∶]Eu3+,Yb3+材料中的近红外发光是通过Eu3+和Yb3+间的能量传递实现的.  相似文献   
72.
采用三类金属阴极材料Ca,Al和Cu(Au)通过分子束沉积和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ITO/CuPc/NPB/Alq3/金属阴极,并在300,200,150,100,50和15K6个温度下,分别测量了不同电极器件的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在室温300K下,发现Ca,Al和Cu(Au)电极器件的MEL在低场(0B50mT)均表现为快速上升;但随磁场(B〉50mT)的进一步增大,Ca和Al电极器件的MEL缓慢变大并逐渐趋于饱和,且与阴极的制膜方式无关;而采用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的Cu(Au)电极器件,其MEL却表现出高场缓慢下降;且温度越低,该类Cu电极器件MEL的高场下降更为显著.实验研究表明,Ca和Al电极器件的MEL主要是由超精细耦合作用随外加磁场变化引起的.但电子束加热方式制备的Cu(Au)电极器件的MEL除了超精细耦合作用引起的低场快速上升外,其高场下降的可能机制则是:Cu(Au)电极器件中电子-空穴对的俘获区(e-hCapture Zone)靠近阴极界面,相比较于热蒸发的方式,电子束蒸发的方式更容易使重金属Cu(Au)原子得到更高的能量,使其渗透进相邻的有机层Alq3中,Cu(Au)原子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导致电子-空穴对发生自旋翻转,此为MEL出现高场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以一端含有叔丁基的二氨基螺二芴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过桑德迈尔反应与Ullman反应,制备出一种螺二芴类空穴传输材料,玻璃化温度高于320℃,远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PB).目标分子用作电致磷光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层,所得到的器件与传统的器件(以NPB为空穴传输层)相比,其能量效率、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等性能更为优越.且由于具有高的三线态能级,器件中不需要插入第二空穴传输层4,4',4″-三-(N-咔唑基)-三苯基胺(TCTA),提高了器件的效率,降低了器件的制作成本.作为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的空穴传输材料,其有望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NPB,特别在有机电致磷光领域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溴基钙钛矿(CH3NH3PbBr3)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方法】通过在氧化铟锡(ITO)玻璃基底上引入无机p型NiO缓冲层与有机聚合物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空穴传输层,提高空穴注入效率,降低电子溢出。【结果】引入无机p型NiO缓冲层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空穴传输层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提高了约1倍。【结论】该方法不仅可降低PEDOT∶PSS对ITO基底的腐蚀,还能显著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75.
发光二极管(LEDs)是三明治结构的半导体材料。LED芯片是产生光和热量的核心功能器件,但累积的热量会严重影响LED的光学性能。因此,热管理在LED的封装和应用中十分重要。综述了一些现有的热故障。为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热管理,介绍了LED封装、热阻网络系统以及传热强化技术,以及通过降低热阻来实现有效温度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一种新的蓝光咔唑衍生物3,6-芘基-9-乙烷基咔唑在实验上被设计合成.它具有高荧光效率,可作为空穴传输型材料.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物质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3,6-芘基-9-乙烷基咔唑以优良的性能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用于蓝色空穴传输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77.
太阳能是一种永不枯竭和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也是一种环保、节能和高效的固态电光源。本文分析了两者技术特点和东莞地区日照条件,对适合用于东莞地区的角度手动可调式太阳能LED照明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8.
79.
为克服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池(LECs)中极性离子传导性聚合物与非极性发光聚合物两相分离的矛盾,设计合成了一种聚合物分子主链上同时含有发光链段与离子传导性候车室段的联二萘功能性发光共聚物EO-PN,用多种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光致发光性能,EO-PN的热分解温度高达390℃,可以方便的采用旋涂或熔融的方法成膜,实验发现EO-PN是一种紫色发光材料,其光致发光最大发射峰位于395nm.  相似文献   
80.
采用分子设计的思想,合成了一种分子主链由离子传导链段--24-冠-8和共轭发光链段--1,5-二苯乙烯基萘组成的新型交替结构的发光聚合物,并用多种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可以溶于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腈等诸多有机溶剂中,并均可采用旋转涂覆法形成均匀、透明、几无针孔的薄膜.并采用该聚合物成功地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聚合物 LiCF3SO3/Al和ITO/PEDOT/聚合物 LiCF3SO3 PEO/Al的2种发光电化学池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