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汪峰  ZHOU JiZhong  孙波 《科学通报》2014,59(4-5):387-396
农田土壤-植物系统的氮素循环影响了生产力和环境, 但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氮素循环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 同时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响应种植作物等管理方式也不明确. 本研究在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 选择3种典型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寒温带黑土、暖温带潮土和中亚热带红壤)设置不种植(裸地, non-cropping)和种植玉米(cropping)的田间试验, 基于高通量基因芯片测定不同土壤共有的氮转化基因(核心氮转化基因), 利用随机矩阵方法建立土壤核心氮转化基因的分子生态网络, 揭示种植玉米对土壤核心氮转化基因网络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种植玉米增加了土壤中大部分核心氮转化基因的丰度, 显著提高了核心氮转化基因网络的复杂程度. 网络拓扑结构的模块数由裸地处理的8个增加到种植玉米的28个. 裸地土壤核心氮转化基因网络有2个模块枢纽, 其关键基因为固氮基因(nifH); 种植玉米后网络有9个模块枢纽, 其关键基因包含固氮(nifH)和反硝化基因(narG和nosZ). 土壤核心氮转化基因的功能分子生态网络结构与植物、气候、土壤等因素显著相关, 说明农田管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的分子生态网络结构, 影响其驱动农田养分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2.
不溶含钾岩石转化为硅钙钾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不溶含钾矿石在助熔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高温烧结,能“破碎”含钾矿石的结构,转化成水溶性的钾盐和植物根部分泌枸橼酸(柠檬酸)可溶的硅钙化合物,转化率小试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3.
124.
针对目前的概念设计方法在考虑多种能量对象细节特征匹配性方面的不足,以能量转换产品基因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异物理量间最短路径知识的启发式搜索求解模型.一种海浪照明系统的概念设计实例证明:该模型不但能在复杂能量转换系统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正确考虑输入输出能量对象在细节特征上的匹配性,增强组合解的可行性,而且能借助最短路径知识和其他启发式知识较迅速地从知识库中找到合适的组合原理解.  相似文献   
125.
结合Vague集理论及一些Vague集向Fuzzy集转化的方法解释,对区间Vague集向Fuzzy集转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区间Vague值的加权算术和加权几何集成算子,给出了区间Vague集的隶属度,进而给出了区间Vague值的一种有效的排序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6.
水的运动及由此引起的其它因素对土壤化学元素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地区土壤化学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提出利用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电子探针、包裹体等资料,对中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佳二段沸石类矿物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佳二段沸石类胶结是最主要的胶结类型,主要有浊沸石、片沸石和方沸石3种沸石类矿物;前期沸石的胶结保存了部分原始孔隙结构,为后期浊沸石和方沸石的溶蚀提供了物质基础。佳二段沸石类矿物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河道厚层的砂砾岩体中,其形成与火山物质密切相关;地层水化学性质、pH值以及离子的性质和比率、温度和压力等决定了沸石类型的转化:沸石从上到下的转化序列为方沸石-片沸石-浊沸石,除了沸石矿物的转化,斜长石的钠长石化也形成了部分浊沸石;浊沸石含量和溶蚀强度决定了储层质量,其次生孔隙发育带是寻找有利油气储层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28.
阐述了数字文献版权保护技术中基于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理论和算法,并根据相关理论模型,利用C程序语言实现了该DCT快速变换算法。实践证明,基于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能保证水印的不可见性,并保持较好的鲁棒性,实现了图像载体数字文献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