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晓峰和刘大先所著《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一书是学界对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认为该著作不仅深化了以往对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理探讨、理论建设,更关注到了之前容易被学界忽视的很多前沿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如何“走出”狭窄视域、陈旧观念、空泛理论和单一民族文学研究,从而真正“融入”国家知识体系,汇入前沿文学批评潮流、关注具体文本和族际文学关系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展望,同时亦对重写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2.
根据非均质多孔介质渗流与示踪剂迁移理论,提出一种识别储层非均质性的双示踪剂方法,通过构建考虑层间绕流的非均质单管模型,对双示踪剂方法进行试验验证。该方法利用两种扩散系数存在明显差别的示踪剂(离子型化学示踪剂溴化钾KBr和颗粒型荧光标记示踪剂荧光碳纳米颗粒Cdot)分别反映非均质多孔介质的总孔隙体积和非均质多孔介质内流动区的孔隙体积,识别储层非均质性和评价注入水的波及状况。结果表明:均质条件下KBr和Cdot的穿透曲线基本重合,而非均质条件下KBr和Cdot的穿透曲线产生分离,且KBr和Cdot在多孔介质中的流体置换率或改变率fv值相差较大;在一定的注入速率条件下,通过分析KBr和Cdot的产出规律及其fv值的变化规律,可识别储层非均质性和评价注入水的波及状况,验证了双示踪剂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考虑反凝析的边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水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至露点压力后,凝析油析出。以往气井见水时间预测通常忽略了凝析油析出的影响,因此造成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开发边水凝析气藏,准确预测见水时间,需考虑凝析油影响。基于多孔介质流体质点渗流规律,考虑反凝析油的影响,推导了近似直线供给边界的边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预测新公式。实例应用表明对边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预测时必须考虑凝析油的影响。预测新公式为深入研究边水推进机理,控制见水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边水凝析气藏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极容易发生气窜,导致采收率降低。本文研讨一种新型驱替方法,在注入气体的同时,点滴注入水,从而增大驱替相的渗流阻力,减少气窜。随气液比的降低,压力上升无量纲值增加。点滴频率越快,压力上升无量纲值越大,即渗流阻力越大。  相似文献   
25.
为了明确水平井筒内流动对出水时机的影响,基于油藏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方法,研究了考虑井筒压降的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分析了见水时间随水平井产量、水平井筒长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井筒压降作用,从水平井趾端到跟端,油藏向水平井筒流入量逐渐增大,与不考虑压降模型相比,见水时间提前;提高水平井产量使见水时间提前,水平井产量超过20 m3/d时,见水时间计算中忽略井筒压降将造成明显误差,产量越高,误差越大;水平井长度增加,见水时间推迟,水平井长度超过400 m时,井筒压降对见水时间产生明显影响,使见水时间随长度变化速度减慢,水平井长度超过2 000 m后,受压降作用,见水时间不再随长度变化.实际生产条件下,井筒压降对见水时间作用显著,底水油藏开发决策中应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26.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制度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制度演化史,是“活的制度史”,不是死的制度史,制度本身不断获得突破。以“制度突破”为统筹,以“七个时期”为划分,百年历程遵循“制度碰撞”-“制度嫁接”-“制度坚守”-“制度借鉴”-“制度异化”-“制度纠错”-“制度明晰”的道路演进。  相似文献   
2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具有不同Cu担载量的CuHY分子筛。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在改进的固定床动态吸附脱硫装置上测定了CuHY吸附剂吸附模拟柴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穿透曲线,并考察了外部因素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350℃氮气吹扫的方法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并比较吸附剂再生前后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u13HY吸附剂吸附性能优于其他吸附剂,其对DBT的饱和硫容为0.203 5 mmol/g。再生后的Cu13HY对DBT仍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其饱和硫容与新鲜吸附剂相比仅降低了3%。在改进的实验装置上能测得更为规则的脱硫穿透曲线。动态吸附脱硫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常温、常压、液体流速1.0 mL/min。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某矿回风立井与主井分别相向掘进三盘区辅助运输巷的测量工作过程。贯通工程贯通距离长、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为了保证巷道准确贯通,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全站仪、陀螺仪等先进仪器和加测陀螺定向边、两次独立对中、增加测回数等技术措施,有效保证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9.
目前关于油藏底水锥进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对于边水油藏边水推进及水平井见水时间研究很少。基于不同位置水平井段处见水时间差异特征,考虑了非活塞式驱替,推导了近似直线供给边界的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新公式。实例应用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预测公式有较高的精度。预测新公式为深入研究边水推进机理,控制见水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边水油藏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从“醛固酮逃逸”的概念入手,结合国内外多篇文献,全面解读其含义,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以便能够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