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广州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的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为期1 a的调查。共发现藻类20种,分别归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其中,优势种类是蓝藻门中的席藻Phorm idium spp.。渗滤液中藻类数量和生物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3.47×108ind.L-1和144.70 m.gL-1。藻类生物量的年动态表现为冬春高、夏秋低,生物量最高的2月份达352.81 mg.L-1,最小的8月为20.50 m.gL-1。渗滤液中藻类群落的Shannon-W iever多样性指数的年变化类似于群落生物量的格局。渗滤液藻类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和优势种席藻的生物量与月平均温度、月雨量和NH+4-N呈负相关关系,而与COD、NO3--N、TP、O rtho-P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
针对垃圾填埋场防渗的特殊要求,通过大量正交试验研究,研制了一种膨润土-水泥-粉煤灰(BCF)浆材,包括S型、N型和Z型3种类型。采用自己开发的专利产品柔壁渗透仪对浆材进行了阻滞性能测试。浆材结石体对CODcr、氨氮和磷的阻滞率均达到了82%以上,对酞酸酯和常见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率均在99.6%以上。提出了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是浆材结石体对污染物的阻滞机理。  相似文献   
53.
垃圾填埋场排水层淤堵实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渗滤液的渗流和生物化学作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排水层的渗透性能.以不同粒度成分的砂砾排水层为研究对象,模拟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流,探索性地将化学实验方法应用于渗滤液排水层渗透能力评价中.实验发现,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发酵产物(碳酸)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是淤堵物生成的主要原因,而生物膜的生长和固体悬浮物的沉聚是次要原因.淤堵物的主要化合物成分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主要元素组成为Ca、Si、Fe、Mn、Zn、Mg等.淤堵物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与排水介质粒度成分无关,但排水介质的有效粒径越大,生成淤堵物的总量越多.建立了排水层渗透性(K)与渗滤液水质(COD)、排水层结构(avρgl·d10和排水孔隙度)间关系的淤堵模型.  相似文献   
54.
基于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垃圾渗滤液的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分离变量法对多场耦合作用下填埋场内渗滤液的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逐渐降低.并与纯渗流情况下的压力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的压力要小于纯渗流情况下的压力,耦合作用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55.
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活性污泥的16S rRNA基因和宏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 探究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氮循环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相关功能微生物和功能基因。结果表明, Calditrichaeota门微生物丰度最高(58.77%), 其次是 Proteobacteria (16.80%)和Bacteroides (6.19%); Calorithrix属是活性污泥的优势菌属(58.77%); 活性污泥中存在硝化、反硝化、同化硝酸盐还原、异化硝酸盐还原和氮固定 5 条氮循环途径, 反硝化相关基因丰度最高(78.84%), 主要分布于Calditrichaeota, Proteobacteria和Choroflexi中; 硝化作用由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完成。活性污泥中含有丰富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基因, Proteobacteria, Bacteroides, Planctomycetes, Calditrichaeota和Choroflexi是典型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微生物。  相似文献   
56.
采用低强度超声强化Oxone/Co~(2+)氧化工艺(US/Oxone/Co~(2+))处理COD为1116 mg/L、SS为17mg/L、色度为300倍、TOC为29.04mg/L、pH值为8.17的垃圾渗滤液,以COD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探讨了pH、反应温度、[Oxone]/[Co~(2+)]、试剂投加量、超声强度、反应时间、试剂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50 W、频率为40kHz、强度为60%,[Oxone]为3mmol/L、[Oxone]/[Co~(2+)]为500 000、pH为9.0、反应初始温度为25℃、反应时间35min、Oxone投加次数为6的最佳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TOC,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3.74%、59.46%、69.35%和83.33%.  相似文献   
57.
浅谈中小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特性,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现有渗滤液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对比,提出解决中小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问题的处理技术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8.
采用氢氧化钙混凝-氨吹脱法,对垃圾沥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氢氧化钙的投加量、pH值、温度和气液比等对混凝-氨吹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垃圾沥滤液中,投加6 g·L-1 氢氧化钙,可将沥滤液的pH值调到10.5;混凝预处理后,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0%,氨氮的去除率为15%~30%,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不高. 垃圾沥滤液氨吹脱过程中,当pH值为10.5时,氨吹脱率可达到65%;而当气液比为3 000,水温为45 ℃以上,填料质量分数为50%的条件下,氨吹脱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59.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地下水污染源,成分复杂与高浓度的有机污染是填埋场渗滤液的典型特征之一.李坑垃圾填埋场是广州市主要的4大生活垃圾填埋场之一,由于采用普通填埋方式、天然土层防渗,因此,研究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李坑填埋场渗滤液中COD为特征污染物,通过包气带土层的静态吸附、静态降解、动态土柱弥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包气带土层对污染物的吸附过程服从线性规律,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弥散过程符合对流—弥散迁移转化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渗滤池中渗滤液的COD下渗最大距离约为10 m,渗滤液的下渗将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60.
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水质特点,因为垃圾渗滤液独特的水质特点决定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其次,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其中,生物法是主要的处理工艺。重点阐述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原有的厌氧-好氧处理技术,开发经济、高效的新型治理新技术如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