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对比SBR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和25%左右,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原位测定SBR和BAC反应器1个运行周期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氧化碳(CO2)产生量分别为109和306mg,BAC比SBR生物分解有机物量多,表明BAC可以生物分解部分难降解有机物.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新活性炭,生物再生活性炭和吸附饱和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1/n值分别为2.56,2.94和19.05,表明新活性炭吸附能力最强,生物再生活性炭次之,吸附饱和活性炭最差,生物再生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证明了生物再生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分析认为吸附延长了有机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生物分解量.生物再生是BAC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22.
Landfill leachate treated with combined process of "pre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advanced treatment (NF)" to produce nanofiltration concentrate, which bio-chemical ratio (B/C) is less than 0.1 and CODer concentration is 2 000-2 500 mg/L, high salt content. Which cannot be discharged under existing environ- mental standards. According to analysis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mechanism, a two-step electrochemical tech- nique was recommended. In the first step, a pulse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was adopted. With Fe as consumption electrode and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cm2, the pollutants were removed by means of Fenton reaction, electroflotation and electrocoagulation. In the second step, a double function electrode was used to per- form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by means of titanium metallic oxi- dates. In the condition that current density being 12.5 mA/cm2, the pollutants were further removed by oxidation and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moving rate of CODer, NH3-N and CI were 70%-85%, 90% and 25%, respectively; average value of B/C ratio increased from 0.09 to 0.38 and conductivity reduced by 10%.  相似文献   
23.
添加污泥对渗滤液循环垃圾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填埋模拟柱实验研究了渗滤液原液循环条件下,新鲜垃圾添加污泥(污水生物处理剩余污泥)的填埋方式对填埋层加速进入稳定的甲烷化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液循环条件下,新鲜垃圾添加好氧污泥后填埋(9∶1,湿基质量比),短期(105d)内不能加速填埋层进入稳定的甲烷化阶段;新鲜垃圾添加厌氧生物处理污泥混合后填埋(9∶1,湿基质量比),能够有效地加速填埋层进入稳定的甲烷化阶段,产甲烷滞后时间和甲烷化过程稳定时间分别为13和51d,实验期内(105d)最大产气速率、实际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08L/kg·d和50.03L/kg(以湿垃圾为基准),其主要机理是引入了大量呈颗粒态聚集的甲烷化菌群.  相似文献   
24.
从生活污水中分离得到了一种自养氨氧化菌富集培养物,其中的唯一的自养氨氧化菌为Nitrosomonas nitrosa SN-6,其16S rDNA序列和amoA基因序列均与N. nitrosa Nm90高度相似(Identity达100%).该文研究了高温对该富集培养物在培养基和垃圾渗滤液中代谢与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游离亚硝酸浓度和盐度对其脱氨效果的影响及该菌对污染地表水的脱氨效果.结果表明:该富集培养物的最高耐受温度不低于43 ℃,最大亚硝氮积累速率可达129 mg·L-1·d-1;在培养基中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40 ℃(代时低至6.1 h),在垃圾渗滤液中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 ℃(代时低至5.9 h);该富集培养物脱氨活性的半数抑制盐度略高于1%,半数抑制游离亚硝酸浓度约为0.095 mg·L-1;仅需3 d即可使污染地表水中的氨氮从5~23 mg·L-1降至不超过1.5 mg·L-1.结果表明,SN-6不但适于高温高氨水体,也适于中温低氨水体脱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中国多数焚烧厂采用“MBR+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该工艺的反渗透膜进水富里酸含量偏高,是导致反渗透膜结垢污染的原因之一。为降低反渗透膜进水中富里酸含量,研究以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自配富里酸废水,讨论体系中去除富里酸的主要活性物质,并考察了初始pH值、过硫酸盐投加量、电流密度、极板间距、NaCl质量浓度对富里酸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协同体系处理实际焚烧厂渗滤液MBR出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对富里酸的去除能力主要由SO4-·、·OH和Cl-生成的HClO提供,其中HClO有着较大的贡献,其次是·OH,SO4-·贡献最小。初始pH及极板间距对富里酸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富里酸去除率随初始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电流密度增加先增加后不变;随Cl-质量浓度增大而略微降低。其中,过硫酸盐投加量、电流密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采用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实际焚烧厂渗滤液MBR出水,在电流密度30 mA/cm2...  相似文献   
26.
低碳氮比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颉  张丽丽  毕雪玲 《河南科学》2010,28(10):1334-1336
针对低碳氮比垃圾渗滤液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采用加碱调节pH值再用机械搅拌和空气扩散搅拌相结合的方式大大降低氨氮的含量,然后用MBR生化反应器,结合高效碟管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终端出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7.
测试了尾叶桉叶片水提取液和叶片挥发物对8种乡土树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根茎生长的影响,包括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水翁Cleistocalyxoperculatus,三花冬青Ilextriflora,荷木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拐枣Hovenia dulcis和火力楠Michelia maclurei,结果表明:①水提取液的母液对这8种植物的种子萌发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幼苗的根茎生长方面,对其中的鸭脚木、肖蒲桃和三花冬青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叶青冈和拐枣则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3种水提取稀释液则对所有受体植物都没有显著影响。②叶片挥发物在150 g处理以下对所有物种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的处理中对部分植物的种子发芽率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如肖蒲桃在350 g处理时,荷木在250 g和350 g处理时都受到极显著抑制;在幼苗根茎生长方面,肖蒲桃、三花冬青、荷木、拐枣和火力楠都受到了挥发物的显著抑制作用,而鸭脚木和水翁在250 g和350 g处理中受到了显著抑制,小叶青冈只在350 g处理中受到显著抑制。总之,尾叶桉叶片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强度比水提取液的高,而幼苗根茎生长比种子萌发更易受化感物质的抑制。  相似文献   
28.
厌氧氨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浓缩池污泥作为种泥,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脱氮进行3个月的连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氨氮具有去除效果,且去除率呈上升趋势,月均去除率第1个月为13.1%,第2个月为27.9%,第3个月上升至39.8%.显微镜检验表明,种泥结构松散,启动运行3个月后,污泥密实且具有良好的颗粒性状;从色泽上比较,种泥为灰色,启动后的污泥略显红色,可见实验过程培养出了厌氧氨氧化细菌.  相似文献   
29.
朱林 《科技信息》2011,(31):421-421,416
卫生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当前垃圾处置方法中的难点。本文概述东北地区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总结了当前各种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适宜东北地区渗滤液处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兰州市生活垃圾填埋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兰州市没有市属填埋场,各区填埋场均属简易填埋类型,存在渗沥液和填埋气体的污染问题.分析了在选址、垃圾坝、填埋作业、管理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