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05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对平面横向挤压上限功率值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52.
基于平面抗侧力体系假设和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零的假设,依据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计算原理,将规则筒中筒结构展开成等效平面框进行计算。利用杆系结构矩阵位移法对筒中筒结构进行静力分析,从中得出一些重结论,对工程实际中合理设计筒中筒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本文采用Weber积分变换方法分析了在井塔或其它建筑物作用下井筒围岩的应力分布,相应地获得了井壁侧压力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两个算例。  相似文献   
54.
将挤压过程用于蛋白质改性,使大豆浓缩蛋白经挤压组织化处理后,成为一种具有一定组织特性的功能蛋白质。由缓冲液浸出试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并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差谱测试结果可知:大豆浓缩蛋白在挤压组织化过程中,发生了二硫键交换反应,但并未形成异肽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无变化。维持组织蛋白结构的主要空间构象力是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论述机制钢叉尖原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脉冲式径向热挤压成形新工艺,为实现该工艺研制出脉冲式径向挤压头。阐述加工四股钢叉 叉尖的四轴成形机方案设计与结构设计应考虑的问题。最后,文章从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该研制成果的应用归纳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古宋矿区26个钻孔的水位资料、泉点及河流漏失量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电网络模拟作出研究区地下水模拟等水位线图。并根据模拟中的调试情况,对地下水流动的水动力条件作了分析。结合地质解释,阐述了本区特殊的越流型深部岩溶管道水系的形成和它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7.
文章根据15个混凝土双向局部承压试件的实验结果,分析了侧向压力、垫板尺寸对混凝土双向局部承压强度和抗裂强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58.
土体侧向变形性状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标准砂和风干粘土的击实试样进行了真三轴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发现当某一方向给土体施加力应力增量而其侧向应力保持不变时,侧向变形未必都是膨胀的,也有可能是压缩的,即泊松比未比总是正值,而有时可能为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有异于经典力学理论的现象,本文研究了这一现象出现的规律,并从机理上分析了其发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59.
一前言无侧向支撑的多层钢框架,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当采用塑性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时,结构的侧向抗力及侧移的计算尤为重要。在文献[2]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比较合理的假定,并给出了一个结构侧向抗力——侧移关系全曲线的计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5例,术后进行了8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结果:根据李氏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46例,良5例,可4例.结论: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不需特别设备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