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15篇
系统科学   185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563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根据沉积层序、构造变形样式及地层接触关系,将黔南拗陷沉积盖层划分为3大构造层,并重新划分黔南拗陷的构造区划。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按黔南拗陷断裂特征及其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强度的差异,将黔南拗陷划分为叠瓦冲断变形区和褶皱冲断变形区。黔南拗陷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依据各构造单元变形强度等相关要素的评价,优选出长顺凹陷为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区,结合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长顺凹陷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42.
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在冲击作用下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自行研制了一种用于研究冲击作用下,液-液两相体系中液滴变形及其破碎现象的坠落实验装置,并通过在油为连续相环境中生成球形液滴,对液滴在冲击作用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变形破碎机理问题研究中展示出其特有的优势和潜力;通过高速摄影所记录的液滴演变过程,总结出本实验条件下四种较为典型的演变模式,根据其演变特征分别称之为袋状、帽状、竹节状和蘑菇状模式.这些模式所伴随的变形、破碎等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些模式在已有的公开文献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此外,针对几个重要参数,如冲击强度、液滴直径、相界面张力、液滴及外环境油相密度等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冲击强度和液滴直径两个参数对液滴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坠落高度和液滴直径存在一定的等效性,即适当的坠落高度和液滴直径搭配可以得到类似的演变模式.  相似文献   
943.
胶合板湿变形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木质复合材料可设计性,根据经典层合理论,建立层合结构木质复合材料湿变形计算模型。以不对称结构的胶合板湿变形为例,考虑到单板压缩率、涂胶量等工艺对单板湿胀系数和弹性性能,以及含水率对单板弹性性能的影响,计算得到翘曲湿变形理论值。同时对不同结构胶合板进行等温增湿实验,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湿变形计算模型能正确判断胶合板翘曲变形方向。  相似文献   
944.
M-Z型序列的最大值不等式和大偏差定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Xn,n≥1}为p阶M-Z型序列,Sn(a)=∑i=a+1 a+n Xi,n≥1,a≥0且Xi∈Lp,i≥1.讨论了M-Z型序列的最大值不等式和大偏差定理,得到了p≥2情形下的估计μ(|Sn(a)|>n)≤cn-p/2以及p∈(1,2]情形下的估计μ(|Sn(a)|>n)≤cn1-p.最后给出了M-Z型序列部分和的最大值序列m ax1≤k≤nSk(a)和混合序列部分和Sn(a)的大偏差定理.  相似文献   
945.
针对大角度姿态快速机动的航天器姿态控制器进行参数优化设计.采用四元数方法描述航天器的姿态运动,针对一类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的姿态控制器,设计了描述控制器全局姿态调整能力的指标,量化了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器参数选择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设计中基于经验选择设计参数,通过引入粒子间信息共享的机制求解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采用简洁的位置和速度更新实现系统寻优,在有输出力矩约束的条件下,进入最优解67 s所需的进化代数为31,可较快收敛到系统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946.
楔横轧展宽长度对极限断面收缩率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楔横轧展宽长度和极限断面收缩率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其影响机理,做了不同展宽长度下的极限面收缩率实验,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典型工况展宽阶段轧制接触区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进而推导出展宽过程中轧制接触区变形抗力的变化情况,并采用轧制实验中测得的力能参数做了验证.得到展宽长度越大,可获得的极限断面收缩率越小的原因为:展宽变形时间变长,轧件轧制接触区温度下降,从而使变形抗力增大,轧件杆部横截面所受轴向应力随之增大,导致轧件杆部较容易发生缩颈.  相似文献   
947.
综合考虑微分域网格编辑方法在细节特征保持方面的优势以及细分曲面的任意拓扑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曲面控制的网格变形方法.以流形网格上的离散泊松方程为理论基础,在指定变形区域模型表面设计细分曲面作为变形控制曲面,并将对它的编辑操作映射为对变形区域网格的梯度场操纵,最后通过泊松重建得到变形后的网格模型.文中变形方法克服了传统参数样条曲面难以贴合任意拓扑物体外形的缺陷,可以有效保持物体的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948.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在其未来震中区近处,常会表现平静。但着眼于全球大尺度规模,则可观测到颇具特色的地震活动性图像。较为普遍出现的图像是直线型与圆弧型,以及构成这些图像的主要地震事件的等间距性。本文认为大地震发震结构可以具有全球规模的大尺度,这些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主控着大地震发震的短临进程,对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中还给出中国近年发生的数次大震(1976唐山M7.8;2001昆仑山口西M8.1;2008汶川M8.0)前呈现的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很明显它们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49.
Yushu earthquake synergic analysis using multimodal SAR datase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uo  HuaDong  Wang  XinYuan  Li  XinWu  Liu  Guang  Zhang  Lu  Yan  ShiYo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0,55(31):3499-3503
The large earthquake measuring 7.1 on the Richter scale that occurred in Yushu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China, on April 14, 2010, caused a huge loss of life and major damage to people’s properties. Using three modal synthetic-aperture radar (SAR) datasets, wide-swath SAR, interferometric SAR and polarimetric SAR, the following studies were conducted: (1) From Radarsat-2 wide swath SAR data,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litholog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ushu earthquake were analyzed. (2) Using 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phased array L-band interferometric SAR data, the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of the Yushu earthquake was obtained, and the siz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formation were studied combining with the result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alysis. (3) From Radarsat-2 polarimetric SAR data, the H-α-ρ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uilding collaps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in the Yushu urban area,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severe earthquake damage to buildings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ssessed. The study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ortant potential of using multimodal SAR data for synergic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相似文献   
950.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北京地下直径线侧穿地铁2号线某车站的结构变形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和差异性原因分析,以期对类似工程预测变形、指定控制指标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