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0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722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951.
基于双重自组织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时空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省屯昌县为例,构建兼顾地理空间和属性空间的双重自组织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时空配置。地理空间采用行政村几何中心点的x,y坐标表示,属性空间采用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表示。结果表明,屯昌县各行政村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空间差异显著,"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特征明显,亟需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坡心镇、南坤镇、西昌镇和屯城镇等。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将161个行政村划分为6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基于综合评价得分,将屯昌县划分为优先整治区(近期)、重点整治区(中期)和适度整治区(远期),面积比例分别为25.14%,41.83%和33.03%,并提出不同土地整治分区的目标导向和整治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屯昌县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水平、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52.
沈阳经济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布局和选址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土地、社会、环境、政策4个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开展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 1)沈阳经济区适宜进行建设用地开发的区域总体不多,最适宜和较适宜等级占全区面积比例约23.95%,主要集中在各地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及外围区域; 一般适宜等级集中在沈阳经济区的东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不适宜和禁止建设等级在全区呈现出分散分布的特点. 2)最适宜和较适宜等级分布较多的区域包括和平区和沈河区等地;一般适宜等级分布较多的区域包括西湖区和明山区等地;不适宜和禁止建设等级分布较多的区域包括法库县和辽中县等地. 3)现状建设用地分布总体上较为合理,约73.33%分布在最适宜和较适宜等级内;然而约8.76%的建设用地分布于不适宜和禁止建设等级内;另外在最适宜和较适宜等级范围内仍存在大量的区域没有被开发建设.研究成果可以为确定沈阳经济区建设用地增长方向和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探究我国适宜建设用地的空间差异性规律.   相似文献   
95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镇用地的合理安排与布局优化.本文以2004—2014年内蒙古城镇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城镇用地规模变化、分异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城镇用地扩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从规模变化上看,研究期间内蒙古城镇用地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扩张幅度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从分异特征上看,内蒙古城镇用地总体综合变动指数为1.05,通过自然间断法划分剧变型、缓变型和稳定型3种变动类型,且中部区域的盟市变动相对剧烈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规模的集聚效应.从区域差异上看,内蒙古城镇用地扩展规模的总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盟市的差异所致.研究发现,受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等相关因素的驱动,内蒙古城镇用地扩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显著,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受人均耕地面积影响较大,而中部地区受人均GDP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54.
城市地表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关系——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深圳市2009年10月的TM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地表温度反演、温度差异分区和叠图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与地表热环境分异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不同温度分区样地调查与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探讨城市景观格局与地表热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分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显著,景观格局特征分异明显,中温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最高、形状最复杂,冷岛区景观的异质性最低、形状简单聚集程度高;2)不同温度分区的景观格局特征与温度的相关关系也截然不同,热岛区的景观整体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在冷岛区为正相关关系;3)绿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百分比及格局指数在冷、热岛区域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并且对地表的降温效应显示明显的阈值特征。研究城市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地利用格局对城市地表热环境的影响,可以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955.
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因子体系,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耕地、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等6类用地的利用格局进行拟合分析。研究发现,自然条件是影响义和镇土地利用格局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但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作用也逐渐显著;土地利用格局与到居民点的距离、到河流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的回归结果多为负方向,说明距离这些区位要素越近,土地利用的发生比越大,也表明耕作半径对地形复杂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到李渡工业园区的距离因子对各类用地格局的影响均不显著,说明其短时间的发展尚未对义和镇的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56.
以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针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多个因素进行研判,利用区间直觉加权算术集成算子对群体意见进行综合集成,根据各配置方案与理想点的逼近程度对区域土地资源方案进行排序.最后以福建省土地资源配置案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7.
构建了我国城市房地价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以全国重点城市为样本资料,根据二阶最小二乘法给出参数估计.研究结果发现:地价和房价之间存在联立性,相互影响.对地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常住人口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拉动了城市房价水平,而房屋销售面积拉低了城市房价水平.房价滞后期对房价有较大影响,价格的涨跌预期影响公众的投资情绪,导致房价的变动.  相似文献   
958.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监测中的适用性,以SPOT5和"资源一号"02C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两种数据的波段组合和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土地覆被解译标志,提取研究区2005年和2012年两期土地覆被信息,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从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3方面研究了土地覆被信息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有效合成和融合处理的高分辨影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影像的纹理和光谱信息,可以正确识别并提取地物变化边界线,研究成果可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59.
 元胞自动机(CA)模型对模拟和预测城市空间变化以及进行城市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出现城市CA研究以来的期刊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概述了城市CA模型的构建思路,回顾和总结了城市CA中土地利用、交通、疾病和灾害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城市CA模型应用研究中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存在问题探讨了城市CA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城市CA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前景良好,尽管近12年中研究情况存在波动,但整体呈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960.
侯军亮  李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530-5535
通过收集廊坊城区水文地质条件、地面沉降监测等资料,分析地下水漏斗变化和地面沉降发展情况,研究廊坊城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漏斗响应关系。首先,深层地下水是廊坊城区的主要水源,2001—2015年供水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中生产用水和家庭用水占主要部分,长期开采深层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漏斗断面呈"V"字形。其次,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廊坊市城区大部沉降速率60 mm/a,局部达80 mm/a。再者,地下水漏斗变化和地面沉降响应关系显示,地下水漏斗与地面沉降中心基本吻合,地下水位开采量增加,造成深层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速率不断变大,影响范围亦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成为该区地面层沉降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建筑群荷载增加对地面沉降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开展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漏斗响应关系研究可为地面沉降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