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62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亚  江立文  林暾  关广禄 《江西科学》2014,32(4):472-476
利用ArcGIS10.0软件,划分了瑶湖流域的范围,并提取了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在流域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按照农村与城镇生活污染(A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B类污染)、村镇与农业径流污染(C类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D类污染)等4种污染来源,估算了瑶湖流域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入湖氮、磷总负荷分别为346.3 t/a和102.8 t/a;B类污染是氮和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73.1%和85.3%;南昌县对B类污染的TN和TP贡献率大于青山湖区;南昌县对A类污染的TN和TP贡献率稍小于青山湖区;对于C类污染,TN贡献率大小为:水田村镇水浇地,TP贡献率大小为:村镇水田水浇地。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非点源N、P污染负荷控制对策。这为瑶湖流域水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反转构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西向东,中国中、东部发育有3期反转构造带,即分别形成于侏罗纪-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新生代早期和渐新世-中新世末期反转构造带,表明中国中、东部在这3个时期分别经历了3次不同程度的挤压,反转构造的变形幅度由强变弱,构造的保存从差变好.反转构造主要为挤压倾滑型,其次为压扭型.反转构造的发育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仅部分先存构造发生了反转,主控因素是砂泥岩组合、断层倾角、断裂带内低摩擦断层泥和异常压力的发育程度等.反转构造的发育期与盆地内主生油期基本一致,因而反转构造为中、东部油气盆地形成大中型油气田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沉积盆地地下古水动力场恢复──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了数学描述,以流体势分布度量水动力场,建立了地层埋藏史与流体压力孕育史恢复的数学模型,以此可作为恢复古水动力的重要依据;最后提出了模型实现中的一些建议,系统阐述了古水动力场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邓薇  叶腾飞  张成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6):15365-15371
氧化流体是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核心,沉积的非均质性是控制氧化带和铀矿体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查明制约氧化带发育的砂体参数,对铀矿勘查至关重要。本文以洪海沟西山窑组上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孔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提取影响氧化带和铀矿体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洪海沟矿床西山窑组上段主河道砂体厚度稳定连通性好,砂体厚度和砂体比两个参数与氧化流体的大规模发育相关性最好;铀矿化钻孔砂体与高含砂率、较大的夹隔层厚度等两类参数均有关;砂体的均质性和非均质性则直接决定着铀矿体的空间定位。均质性较高的厚大砂体控制着氧化带的发育,围绕其边缘的非均质性砂体则直接定位铀矿体的产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砂岩型铀矿氧化带的探索和矿体定位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利用非负强制函数及吸引盆的方法,将微分同胚问题转化为讨论相应纯量微分方程在[0,+∞)上存在非负解,得到了Banach空间的几个全局微分同胚定理,结论推广了文[5]、[7—9]、[12]中的一些主要定理.  相似文献   
106.
依据钻孔岩芯和测进资料,对钽西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研究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鲁西表海沉积序列中不同级次旋回相互叠加,具有特征的低频(Ⅱ~Ⅲ级)和高频(Ⅳ~Ⅵ级)层序叠加样式;这种相互叠加的旋回结构受控于相互叠置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即复合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周期表现出非对称式突发性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节律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旋回记录。  相似文献   
107.
应用蒙特卡洛法对吉林省境内的3种不同类型的小流域的洪水三要素进行了模拟,得出洪水三要素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108.
The Ordovicia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explor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Restoration of the Ordovician tectono-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is a key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arim block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favorable Ordovician reservoir belts (zones). Based on the surrounding tectonic settings, the litho-facies and sedimentary fill, the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e and palaeo-ecology, and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magmatic eruption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the sedimentary fill in the bas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orogenic belts and re-build the proto-type basins of the different Ordovician periods. During the Ordovician period, the Tarim reg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posite of the interior cratonic depression with the peripheral cratonic depression. The interior cratonic depress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is mainly the deposiUonal area of the platform facies while the peripheral cratonic depression in the eastern part is mainly the zone of deepwater basin facies, with the slope acting as the transition belt between them.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 period, the closure of the Northern Kunlun Ocea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trench-arc-basin system in the Altyn Tagh region pu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arim block under com- pression and uplifting and turne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carbonate platform into the mixed deposiUonal continental shelf.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basin had the over-compensated flysch sedimentation with huge thickness, marking the drastic turn of the basin nature. The basin tectonic framework turned to the south-north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lurian period from the east-west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rdovician period.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结合1978-1998年东江流域实测气象数据和5个气候模式在3种RCP气候情景(RCP8.5,RCP4.5,RCP2.6)下基准期(196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20-2070年)降水、蒸发情景模拟结果,在对东江流域径流模拟检验基础上,对2020-2070年东江流域水资源量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HSPF模型能很好模拟东江流域年、月径流以及洪水期径流变化,博罗站的NASH系数均超过0.81,PBIAS低于10%,RSR低于0.45;所选取气候模式能很好的反映研究流域气象数据在年内分布情况。对未来气候和东江流域水资源量模拟结果表明:1 2020-207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江流域降水及蒸发量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而在RCP8.5情景下,东江流域蒸发量则呈现下降趋势;2未来东江流域多年月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3未来东江流域不同频率下的洪水和枯水流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相对于基准期,未来时期的洪水天数呈增长趋势,洪水灾害有加剧态势。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温度、压力的变化对储层岩石物性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岩石物性参数测试系统对莺-琼盆地中深层砂岩储层岩样进行了气体介质的变温及高温变围压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莺-琼盆地储层岩石在高温下的热膨胀会造成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出现轻微下降,热膨胀效应对孔隙度影响很小(变化率3%),对渗透率的影响相对明显(平均变化率8%),且喉道越小,影响越大。在高温条件下(170℃),压力因素引起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单一温度的影响,岩石孔隙度的变化主要受初始孔隙空间大小及泥质含量的控制,而高温条件对岩石的渗透率降低有抑制作用。实验岩石表现出的温度及压力敏感特性主要受岩石刚性颗粒含量及胶结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