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0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09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36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12篇
综合类   885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9 毫秒
51.
针对二价铁/过一硫酸盐(Fe(Ⅱ)/PMS)体系存在近中性pH条件下氧化效能低的问题,采用氨基三乙酸(NTA)强化Fe(Ⅱ)/PMS体系降解橙黄G(OG),研究NTA/Fe(Ⅱ)/PMS体系中OG降解的效能和机制,考察NTA,Fe(Ⅱ),PMS等反应物浓度和溶液pH值对OG降解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6.5时,NTA可显著强化Fe(Ⅱ)/PMS体系的氧化效能,OG的去除率从11.7%提高到92.5%,NTA的加入提高了溶液中有效活化剂的浓度,促进PMS分解生成活性物质;NTA/Fe(Ⅱ)/PMS体系中主导的活性物质为Fe(Ⅳ)和SO-4·,二者对体系氧化效能的贡献分别为72.0%和28.0%;增加NTA,Fe(Ⅱ)和PMS的浓度有助于OG的降解,但当三者浓度分别超过1.5,1.5,2.0 mmol·L-1时,出现抑制现象;引入NTA既提高了Fe(Ⅱ)/PMS体系在近中性pH条件下的氧化能力,又拓宽了该体系的pH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2.
随着地浸采铀矿山的退役,特别是应现代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地下水修复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制定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法规,采用哪种修复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环境保护部门和项目执行者。本研究针对酸法浸出矿山特点,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法规的制定原则,并实践了地下水修复综合技术、自然净化、迁移净化、冲洗、弱酸浸出等方法,并在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总结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现场试验和退役矿山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影响地下水修复的矿床自然条件、地下水质量和用途、修复技术、修复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给出了推荐的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53.
利用西昌国家基本气象站2021年人工和自动的酸雨观测数据,对TCYII 1型酸雨自动观测系统和人工系统的降水采样偏差及完整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设备硬件及软件通讯的故障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2套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较好。酸雨自动观测系统在采样方式及样品保存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能够保证观测数据更接近于自然雨水的数值,更贴近真实情况。自动观测系统面临单轨运行,它的手动操作设置、部分配件需厂家优化改进。上级主管部门对自动系统测量阈值的设定、采样中出现的漏采、空采、多采等特殊情况,仍需进一步明确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4.
为未来改善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的土壤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探究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采集不同深度的黄棕壤,选择柠檬酸和苹果酸这2种酸进行试验,除对照外共设置8个不同处理方式,分别是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柠檬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苹果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柠檬酸处理和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苹果酸处理。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施加2种有机酸增加了土壤中的铁和锰的溶出,且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的铁和锰含量高于苹果酸处理;(2)由于底土和表土存在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了铁和锰的溶出量,底土溶液锰的溶出量高达0.34 mmol/L,而表土溶液铁的溶出量高达0.7 mmol/L;3)2%的生物炭没有完全阻碍两种有机酸对微量元素的溶出。结论 有机酸可以活化土壤中的铁和锰,其活化效果与有机酸种类、浓度、金属、土壤酸碱度有关,且生物炭的施加对阻碍有机酸活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55.
Summary Metabolism of 26-hydroxycholesterol to 3-hydroxychol-5-en-24-oic acid and other C24-bile acids has been expected to occur by way of 3-hydroxycholest-5-en-26-oic acid in studies in vitro. 3-Hydroxycholest-5-en-26-oic acid was infused intravenously into bile fistula hamsters and the following C24-bile acids were identified: 3-hydroxychol-5-en-24-oic acid, lithocholic acid, chenodeoxycholic acid, and a small amount of cholic acid.  相似文献   
56.
57.
用不可逆吸附法首次制备了Co(Ⅱ)的3,3′,3″,3′″—四硝基酞菁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CoL CME),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催化功能,与未修饰玻碳电极相比,草酸在CoL CME上的氧化峰电位至少负移300mV,峰电流显著增大,表现出对草酸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发现草酸的电催化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用三辛胺溶剂分别从纯溶液和发酵液中萃取柠檬酸过程的传质规律与液滴粒径,无因次柱高及有机相配比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液滴自由上升阶段的传质模型,并用以关联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9.
王晓玲 《河南科学》1998,16(2):163-166
为了避免Cr(OH)3引起的污染,本文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配合物Cr(nic)2(H2O)3OH,这里nic表示尼克酸根。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尼克酸以羧基氧与铬(Ⅲ)配位。对该配合物与酸的反应特性和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60.
本文合成了通式为REL3(RE3+=Pr3+、Sm3+、Tb3+,,L=对茴香酸根)的二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IR、UV、TGDTA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类配合物属桥式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