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把“理性”视为现代性的基石,确立了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性理论范式,与之相反,马克思从“资本”的视角透视现代性,实现了从“理性现代性”到“资本现代性”的范式转换。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范式转换的枢纽,具体表现为两个转向:即从“国民经济学”研究维度的契入到“伦理道德”的转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转向。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范式的转换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数量充足,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劳动力极其短缺。人力资本短缺是我国劳动力结构性剩余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关系及其各自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本,成为促进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3.
论述昌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困境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转移途径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努力搞好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红寺堡移民区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着手,通过对其经济发展指标的衡量、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等量化测度,从而对其产业结构演进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红寺堡移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6.
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并针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论述了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阐述了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8.
任煜东  周晓宇 《科技信息》2008,(19):311-312
农村税费改革后,沿海地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发生了改变。“民工荒”现象是对过去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被过分压低的修正,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没有改变。沿海地区必须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才能留住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9.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二元分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多数聚集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了职位的供不应求,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为此应从制度倾斜、学校指引和学生自身认识上扭转这一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标志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标准是,加入商品的劳动总量的减少。在机器或资本替代劳动的条件下,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或物化劳动。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进行生产都一样,都必须无条件地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按照这一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规律”。在技术不断进步条件下,如何运用好劳动生产力提高规律,对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