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7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14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上L-半胱氨酸(L-Cys)的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并建立了间接和直接测定的最佳条件.在pH=4.56的缓冲溶液中L-Cys于-0.44 V处有一灵敏的不可逆的循环扫描还原峰,其峰电流与L-Cys的浓度在1×10-6~1×10-4 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9).另外,根据L-Cys在适当的pH条件下与铜离子的络合作用,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来间接测定L-Cys的含量,本法L-Cys浓度在2×10-7~3×10-6 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2种方法可成功地用于合成样品中L-Cys的测定.  相似文献   
262.
Cu2+配位桥联作用组建荧光性多层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Au—S化学键的作用,在金基底上组装DL-半胱氨酸(Cys),形成单层自组装膜Cys/Au.然后,利用Cu^2 的配位桥联作用,将卜萘胺乙酸(NAA)组装于Cys/Au上,构建一种新型的自组装多层膜NAA/Cu/Cys/Au.文中采用电化学、荧光光谱、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自组装膜的结构,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该荧光性自组装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铜离子配位作用的NAA/Cu/Cys/Au膜与基于静电作用制得的双层膜NAA/Cys/Au相比,具有更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263.
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接合部受力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两榀预应力预压装配式梁柱组合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了解了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两侧梁端应变分布及受力状态,确定了梁端组合截面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并给出接合部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试验表明,反向加载存在掀起效应。从控制变形和裂缝的角度来考虑,应将承载能力予以折减。  相似文献   
264.
研制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薄膜修饰的金电极(nano-TiO2/Au),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硝酸根(NO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在酸性介质中(0.1mol/LH2SO4)对NO2的氧化具有高度灵敏性和选择性,且大多数阳离子对NO2的测定无干扰.NO2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8~4.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检测限可达2.0×109mol/L.  相似文献   
265.
在文[1]的基础上,讨论了m-g块循环矩阵的乘积及非奇异性等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266.
以多巴胺D2 受体配体Cl ABZM为前体 ,合成了末端带有巯基的单齿化合物 ,光谱数据与结构相符 .用配体交换法与 3 硫杂 1,5 戊二硫醇共同配位合成了“3+ 1”型混配螯合物 ,对影响标记率的诸多因素如 pH值、温度、配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 ,得到最佳标记条件 ,标记率大于 85%  相似文献   
267.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别对两种合成的聚芳醚酮环状低聚物和两种芳香族大环预聚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上述聚合物中不同聚合度离子组份的分布规律,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实验结果表明,MALDI-TOF-MS是分析上述聚合物直观、准确、快速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68.
利用四氢噻吩亚砜(TMSO)烷基化合成了环状亚砜衍生物α-十二烷-四氢噻吩亚砜(DTMSO),讨论了原料的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的最佳条件:n(TMSO):n(NaH):n(C12H25Br)=1:1:1.5;θ1=67℃,t1=1h;θ2=50℃,t2=1h,利用FT-IR,^1H-NMR分析了DTMSO的结构。  相似文献   
269.
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1 mol/L硫酸作为介质, 扫描速度为100 mV/s, 扫描电位为-0.2~0.8 V, 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 , 借助透射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红外光谱对制得的Nano-TiO2/聚苯胺(Nano-TiO2/PANI)复合膜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复合膜的生成、 峰电流的大小受溶液浓度、 扫描速度以及扫描电位的影响, 成膜速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加 快, 但膜稳定性降低, 峰电流随扫描速度和电位增大而提高, 可逆性降低, 复合膜中Ti O2以10~35 nm晶粒分散于聚苯胺中.  相似文献   
270.
中国古代循环演化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9,18(4):104-109
循环演化观念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科学文化产生过广泛影响。本文系统考查了古代有关理论所反映的循环演化思想,初步分析了其基本内涵及科学价值,并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