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壳聚糖/低温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联合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壳聚糖/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整理技术用于纯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对处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吸湿性、力学性能以及表面化学基团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壳聚糖和低温等离子整理对棉织物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壳聚糖整理能够有效改善纯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在壳聚糖抗皱整理的基础上引入低温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但能提高壳聚糖整理后棉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和吸湿性能.  相似文献   
142.
针对棉针织物染色上染率建模中存在非线性建模困难及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结合棉针织物的染色机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上染率模型并进行预测.将提出的方法与BP神经网络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LS-SVM对织物染色上染率预测建模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3.
对远红外织物保暖功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以检验表征其保暖性能.选用不同浓度整理液整理后的织物及不同织物结构的远红外织物进行温升测试.结果表明,温升这种测试方法侧面反映了远红外织物吸收红外线产生的热效应.  相似文献   
144.
建立了一维织物传热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热防护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并用PBI(Polybenzimidazoles)织物与PSA(Polysulfonamide)织物在不同热流密度下的热防护实验结果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45.
In order to realize parametric simul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3D) fabric structure based on web,a 3D model describing a plain knitted fabric,in which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yarn is circular shape and the path of the yarn is cubic B-spline curve,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th this model,the 3D simulation of the loop and of the basic structures of the knitted fabrc is realized by using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VRML). The virtual simulation scene is suitable for network transmission with freely available VRML browsers and can be translated,scaled and rotated quite arbitrarily. By using Java and External Authoring Interface (EAI) technology,the web- bas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weft knitted fabric is established. The user can input type of structures,basic fabric parameters,and yarn colors interactively to obtain a more realistic simulation result in real-time. A new approach is provided to imitate the knitted fabric 3D appearance on network.  相似文献   
146.
The craft of auxiliary dobby shaft is one of methods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figured woven textiles and especially brocade in China.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uxiliary dobby shaft,a new method of weave design was proposed.The relevant arrangement of warp and weave design were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on one electronic jacquard loom with single warp beam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And this effect will open up a new way to reproduce traditional fabrics in order to ...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纳米TiO2织物,探讨了不同纳米溶胶制备条件及基质布料对负载纳米TiO2织物增重率和甲醛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布料的负载纳米TiO2织物的制备条件差异较大;基质布料为棉布,采用聚乙烯醇/纳米TiO2溶胶制备法得到的负载纳米TiO2织物增重率最高,降解甲醛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改善传统算法通用性不强、计算量较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稀疏编码投影特征的布匹瑕疵检测算法。采用稀疏编码来训练得到特征提取的过完全字典,使得不同种类布匹纹理的特征选取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利用布匹图像在字典上的投影代替稀疏表达作为特征,提高了特征的鲁棒性,有效地减小了算法的计算量和时间复杂度。最后,根据待检测图像块特征和标准之间的距离,得出检测结果。对德国TILDA样本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特征更加的稳健,对不同种类布匹的适应能力更强,检测时间更短,对比其他算法的检测率也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9.
 柔性可延展电子因其能够适应非平面工作环境,将突破现有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促进信息与人的融合,在智能穿戴电子、柔性显示、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利用印刷结合真空抽滤方法实现硅胶基衬底表面高分辨复杂可延展电路的制备;研究了丝网印刷工艺实现微孔滤膜表面银纳米线(Ag NWs)图形化沉积的分辨率;讨论了Ag NWs线长、抽滤真空度等因素对沉积分辨率的影响,实现了Ag NWs图形化50 μm线径分辨率及间隔分辨率。本文还研究了硅胶基衬底表面微电极的电阻均一性及拉伸电阻稳定性,并结合电极表面微结构的变化详细讨论了屈曲褶皱结构的出现对微电极拉伸电阻的影响,实现了100 μm线宽微电极100%拉伸幅度下电阻增加仅为初始值的40%。最后,通过集成LED芯片演示了面料基底表面柔性可延展发光电路。本研究对于柔性可延展电路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0.
对全新飞艇蒙皮膜材Uretek3216L进行了单轴循环拉伸试验,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薄膜双轴拉伸试验机进行5种应力比例下的拉伸试验.探讨了单双轴循环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对双轴耦合弹性模量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纬经向应力比对耦合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轴循环的第15次和第1次循环相比,经纬向弹性模量分别增大了20.7%和39.1%,其中第2次循环增大幅度最大,经纬向均占总增量的60%以上.对于双轴试验,随纬经向应力比R的增大,经向耦合弹性模量增大而纬向减小.确定了膜材的单、双轴应力下的弹性模量和3D应力应变响应曲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