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73篇
  免费   1701篇
  国内免费   2818篇
系统科学   3275篇
丛书文集   1563篇
教育与普及   7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2篇
现状及发展   540篇
综合类   60405篇
自然研究   23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844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665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931篇
  2015年   1598篇
  2014年   3169篇
  2013年   2440篇
  2012年   3834篇
  2011年   4203篇
  2010年   3348篇
  2009年   3780篇
  2008年   3741篇
  2007年   4686篇
  2006年   4370篇
  2005年   3814篇
  2004年   3398篇
  2003年   3077篇
  2002年   2682篇
  2001年   2216篇
  2000年   1752篇
  1999年   1433篇
  1998年   1036篇
  1997年   997篇
  1996年   903篇
  1995年   799篇
  1994年   675篇
  1993年   562篇
  1992年   527篇
  1991年   447篇
  1990年   382篇
  1989年   381篇
  1988年   299篇
  1987年   198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利用上、下解法在正规锥上证明了二阶非线性Volterra型积分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2.
熊欣  娄胜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100-102
关于语法术语在英语语言习得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认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未有过间断并倍受关注,通过分析学生接受、运用英语语法术语的状况,并结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出正确认知语法术语对英语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从编辑学角度分析了平衡范畴的含义、类型和特性.认为质平衡是具有科技编辑特色的平衡范畴类型.平衡范畴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特性在于:平衡态较易把握;非平衡态引导深化;平衡与非平衡始终是对立统一的.科技编辑应树立平衡意识,充分发挥平衡范畴及其方法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4.
陈寅恪的史互证研究是中国人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贴近现实、逆向思维、融贯古今、史笔诗心、突破前人”等方面均精湛独到,创造了一个学术研完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5.
邓小平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发展阶段论、科教优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邓小平在对生产力的研究之中,蕴含着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回顾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6.
线粒体蛋白组是指在线粒体中出现的所有蛋白质的集合,包括线粒体自身基因组编码的和 由核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线粒体作为真核生物的重要细胞器,它参与去除氧化、产生能量和还原 性物质等等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这些功能都依赖于线粒体蛋白组中的蛋白河的相互作用.要 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对其蛋白组进行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根据现有的一些研究成 果,对线粒体蛋白组在起源与进化、跨膜运输、研究方法和计算机预测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7.
龙矿集团洼里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针对主要含水层的不同赋存条件,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对同类型煤矿防治水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8.
从物理学的概念、定义、定理、定律、公式中,浅谈物理学形式美的基本内容: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多样统一美。  相似文献   
59.
家庭是人们生活居住的重要场所,伴人而居的害虫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采用环境卫生防治、保管技术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与机械防治、人工捕杀害虫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0.
恒等式证明的概率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建立概率模型,证明几个重要的恒等式。有些恒等式用常用的分析方法证明是很不易的,但建立了概率模型后,通过求概率或求数学期望,很方便地把恒等式证明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