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分别采用从头算HF方法和密度泛函(DFT) 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下,应用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分析吡啶甲酸铑阳离子催化甲醇羰基化决速步骤反应沿最小能量途径(MEP)上相互作用分子间化学键的变化,对比[Rh(CO)2I2)]-催化剂,从催化剂结构、分子轨道分布等方面,探讨吡啶甲酸铑阳离子催化剂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352.
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了AuPH3-C≡C-C6H5(a)与(AuPH3-C≡C)2(1,4-C6H4)2(b)配合物的基态几何结构,并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得出配合物a与b在CH2Cl2溶液中的发光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计算得出两种Au(Ⅰ)配合物的最低能量吸收光谱分别为295.2 nm和353.1 nm,均属于C(2p)→Au(6p)的电荷转移(LMCT)修饰下的pπ(-C≡C-、■)→pπ*(-C≡C-、■)跃迁本质,并伴有Au(5d)→Au(6p)的金属中心电荷转移(MCCT)性质.配合物b近似由两个配合物a相连接而成,配合物b的分子轨道也由配合物a的分子轨道组合而成.由于轨道组合中存在pπ*或pπ相互作用,配合物b的最低能量吸收谱线的波长大于配合物a的相应值.Au(Ⅰ)的修饰作用使分子轨道的密度分布更具有规律性,使分子的轨道跃迁更活跃.  相似文献   
353.
含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 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 结果表明: 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 在4种配合物中, 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 二硫醇盐部分具有吸电子作用; 金属Pt(Ⅱ)可作为给电子的共轭桥, 4种配合物的偶极矩μ和极化率α成正比. NLO效应研究表明, 4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大的βtot值, 可以作为潜在的NLO材料.  相似文献   
354.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大气环境中Cl与雷酸(HCNO)分子反应的机理.在6-311++G**和6-311G**基组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B3LYP/6-311++G**优化的构型基础上,利用CCSD(T)/6-311++G**方法对各驻点的单点能量进行校正;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构型进行了确认.计算结果表明:Cl与HCNO分子的反应通过Cl对HCNO分子中O或C原子进攻的多步反应得到了三种产物.其中,Cl加成到HCNO分子中O原子上消去OCl基团的反应是主反应通道,P1(HCN+OCl)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355.
针对旋转磁场信号的微弱且频变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双谱峰的频率重构方法。在信号幅度谱主瓣内搜索两个谱峰的频率,以此重构信号频率的初值,运用牛顿迭代算法求解信号的真实频率,恢复信号幅度。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室外模拟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优于基于DFT的单谱峰方法,模拟试验结果符合磁场信号随距离变化的规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能够准确锁定变化的磁场频率,滤除其他频率的杂波和噪声,精确提取出微弱的磁场幅度。  相似文献   
356.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硼中子捕获疗法中使用的B12H11SH^2-(BSH),B12H11SSB12H11^4-(BSSB)和B12H11S^2-(BS)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BSH可以被氧化为二聚体,二聚体结构容易均裂成自由基BS,上述的氧化还原过程是通过分子内的电荷转移实现的.S原子处于各自结构中的活性部位,并且自由基BS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57.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中的B3LYP与BPW91方法,对Aun(n=1-16)团簇的中性分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可能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它们的结合能、结合能的二阶差分、HOMO1-LUMO能隙、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研究结果表明:含7个以内金原子的团簇倾向于形成二维结构,各类粒子都表现出奇偶震荡效应.  相似文献   
358.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 M=Zn,3: M=Cd,4: 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合物2~4的稳定性为2>4>3.(2)Fe-M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3<4.(3)NBO分析得到Fe-M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σFe-P→nM和σFe-C→nM的电荷转移作用,而N-M的相互作用以nN→nM离域作用为主.(4)用DFT-PBE0-GIAO方法计算1,3,5的31P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预测了2和4的31P化学位移分别为61.66和56.49.(5)形成双核配合物后,σFe-C→σ*Fe-P离域增大,而σFe-P→σ*Fe-C减小,使得P原子核所受的屏蔽作用比1的大,故双核配合物的31P化学位移比单核配合物的小.  相似文献   
359.
The insertion reaction mechanisms of siglet and striglet CCI2 with CH3CHO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DFT, NBO, CCSD(T) and AIM method. The geometries of reactions, transition state and products were completely optimized by B3LYP/6-31G(d). All the energy of the species was obtained at the CCSD(T)/6-31G(d,p) leve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major pathways of the reaction were obtained on the singlet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The singlet CCl2 can not only insert the Cα--H (reaction I) but also can react with Cβ--H (reaction ll). There are three main existing pathways and the products are P1 (CH3COHCCl2), P2 (CH2COHCHCl2) and P4[CHCl2CHCHOH] respectively. Reaction II happens more easily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hanges and the barrier in rate-controlling step.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t geometries in domain pathways have been studied by AIM theory. And also, the energy changes of H in the inserted C--H bon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36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计算水平上首次研究了N-杂环类硅烯[CH(R)N]_2SiLiF(R=H和t-Bu)的构型及异构化反应。计算得到了[CH(H)N]_2SiLiF的五个平衡构型和[CH(t-Bu)N]_2SiLiF的四个平衡构型。两种类硅烯的各构型中,包含四元环结构的p-络合物构型都是最稳定的,是实验上可能存在的构型。三元环构型、σ-络合物构型和"经典"四面体构型都是不稳定的。t-Bu基团增强了σ-络合物构型的稳定性,但减小了类硅烯的复合能,从而进一步证明了t-Bu取代的硅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