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0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物理-化学物体动力学理论,从多孔介质渗流的毛管模型出发,建立了储层条件下电动力-水动力耦合公式。利用该理论公式和Buchkly-Leverett模型,探讨了恒速注水电动-水动力驱油机理,利用该机理对国内外两个典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储层条件下,由电动力引起的电渗作用是提高水驱油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电加热作用可以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水驱油采收率。当直流电场的电位梯度为7.5V/cm时,电加热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13%左右,而电动力仅可以提高采收率2%左右。直流电场作用可以降低水油比,施加5.0V/cm的电场,当注入3倍孔隙体积水时,水油比减少了16%。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大跨隔震结构在多维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复杂性态,首先人工合成了同时考虑地震动场空间相关性和非平稳特性的多维多点随机加速度时程,然后采用绝对位移输入法计算多维多点和多维一致激励下大跨隔震网架结构地震反应,最后以结构跨度、视波速为主要变量系统地研究两种地震动输入模式下大跨隔震结构网架屋盖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跨隔震结构多点输入效应随着视波速的增大逐渐减弱,当视波速达到500 m/s之后可忽略,即得到"界限视波速";多点输入效应随着跨度的增大而增强,得到可以忽略和必须考虑多点输入效应的"界限跨度"分别为60 m和120 m;水平变形隔震效果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大呈现出整体变好的趋势,没有明显的竖向隔震效果;大跨隔震结构网架屋盖周边支座附近响应较大,易出现隔震后响应较大的情况,在工程设计时应予以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73.
大型轧机主传动系统在线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套用于大型轧机主传动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对扭矩采用间接监测法,既达到了监测扭矩的目的,又避开了轧机恶劣的工作环境,其中的剩余寿命预测有助于实现基于状态的预测性维修,这对保证轧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损失,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长平直线路段驾驶员心理状态的研究,给出驾驶建议,以降低在该种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方法运用动态心电仪、GPS、雷达测速仪等设备,在一段长约27km的长平直线路段上进行2名驾驶员的心理测试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研究驾驶员的生理特征随车速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大量实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取得驾驶员的心率变化曲线等,通过分析,得到了长平直线路段驾驶员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论在长平直线公路上驾驶员不易产生心理紧张,从而导致警惕性降低、易超速行驶,是形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基于自适应和模糊控制的新型XY平台同步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XY平台普遍应用于集成电路(IC)制造和封装设备中.为获得较高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单边双直线电机冗余驱动的新型XY定位平台.冗余驱动系统在高速和高加速运动时均存在同步运动精度问题.针对X轴向双直线电机的同步驱动控制,建立了冗余驱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运动控制器,确保了同步运动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高加速度运动时,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性能和较高的同步运动精度.  相似文献   
76.
针对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且系统性能受负载不确定性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广义预测控制方法。从驱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出发,建立了不依赖电机控制参数的驱动系统CARIMA模型,并采用广义预测算法对驱动系统的给定转矩进行了控制;为了获得良好的变速性能,实现了基于GPC的PMSM驱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最后对系统变速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这种控制结构和方法能够实现对转矩变化的有效控制,使速度变化具有较好的平缓控制效果,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7.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F油田依据现有井网条件进行综合调整,借鉴其他油田成功经验,将直井与水平井组合驱泄复合(vertical well and horizontal well combined flooding and drainage, VHSD)开发成为吞吐后期接替有效开发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VHSD开发蒸汽腔发育规律研究,跟踪流体流动轨迹,剖析剩余油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轮次蒸汽吞吐建立注采井间水动力连通时,油层的动用情况决定了蒸汽腔的初始形态,随着蒸汽持续注入,蒸汽腔经历了形成、横向扩展、向下扩展三个阶段,各阶段蒸汽腔扩展方向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生产特征变化,其中蒸汽腔横向扩展阶段为主要产油期,阶段产出程度达28.8%,油藏最终采收率可达58.3%。  相似文献   
78.
强孤立子模     
在孤立子模的基础上给出强孤立子模的概念并讨论强孤立子模的一些性质,并证明R-模M的加补子模N是强孤立子模当且仅当N的任意真子模被包含在N的极大子模中.  相似文献   
79.
研究顶层设置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立该混合控制结构的数学模型,应用双线型恢复模型描述橡胶垫隔震层的弹塑性特性.在SIMULINK环境下对混合控制结构进行仿真动力分析.通过具体结构的地震动力的时程反应分析.经仿真分析表明,证实了混合控制制震效果优于单一的被动控制.  相似文献   
80.
The high-speed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a detaching roller limits the velocity of a cotton comber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comber slivers. The article has proposed a controllable time-sharing unidirectional hybrid drive mechanism after analyzing detaching roller's current numerical control drive method.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detaching roller motion required according to cotton comber's velocity and process. The double-servo motors of the mechanism consists of differential gear trains. The mechanism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increased servo motor power,and failure of promptly responded to the positive inversion process of mechanism driven by servo motors. A velocity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detaching roller controllable drive mechanism will be generated by using superposition method and design of differential gear trains.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ill be verified using the test platform. This study has presented a reliable and practical high-speed drive mechanism and can be a reference to future studies on high-speed reciprocating motion dr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