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68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61.
李艳红  张军  李瑞萍 《太原科技》2012,(3):54-55,58
根据太原市城区和郊县的11个自动气象站2008—2011年的观测记录,分析了近年来太原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城区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明显,以冬季最强,夏季最弱;一年四季,增温都主要体现在最低气温的升高上。  相似文献   
162.
分析了广东省海岛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提出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发挥海岛体育旅游经济价值的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海岛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利用Landsat TM影像,以合肥市区为研究区,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合肥市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同时反演合肥市地表温度,然后计算ND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M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BI(归一化差异建筑指数)和NDBaI(归一化差异裸土指数)4种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合肥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土地覆盖类型以及各种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建筑用地和裸地是城市热岛强度的主要贡献因素,植被和水体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地表温度与4种归一化指数的回归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4.
利用1961—2009年近50年来开封地区逐日降水资料,对开封暴雨、大暴雨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年代际变化均呈波浪型,波峰为20世纪70年代,波谷为80年代,90年代回升,21世纪初大暴雨呈减少趋势.开封地区的暴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暴雨最多,尤其是7月中下旬最为集中;多局部暴雨,少区域性暴雨,连续暴雨也较少;暴雨南部多北部少,而大暴雨东部、东南部多,西部少;年暴雨站次数与年降水量呈很好的正相关;夜暴雨多于昼暴雨,并分析了暴雨的成因和产生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65.
从邯郸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数字化校园的意义,提出了校园实现数字化的关键步骤和技术,重点介绍了数据整合平台的技术,并提出了各个系统和一卡通卡片的挂接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6.
旅游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本土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任务,图书馆应立足于学校的学科特色,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入开发旅游信息资源,为区域旅游经济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推动地方旅游事业发展。以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如何通过开发海南旅游信息资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7.
国外对于城市气候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风环境的变化与热岛效应2个方面,尤其对热岛效应特征以及街道风场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表明,城市风与热岛效应均表现出受城市建设影响而形成的多样化特征,同时,城市风与热岛效应的特性也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8.
城市化使城市下垫面属性改变,人工表面取代自然地表,导致室外热环境恶化,其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引发的异常气候问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已证实植被可以通过遮荫和蒸腾等作用产生降温的生态效益,但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与植被的规模或种类或分布方式等之间的联系仍没有明确量化掌握。目前,通过不同指标对绿地特征进行概括,从而精准量化绿地对室外热环境的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重点。对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乔木覆盖率、三维绿量以及天空可视度六种指标调控室外热环境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各绿化指标之间的区别,并分别论述各绿化指标与热环境相关研究,总结各指标在量化降温效应的特点及局限性。之后提出绿化指标互补量化研究方法,从三维空间视角为完善绿量指标研究提出三维绿量体以及三维绿量体与热环境关系研究的相关方式,从而精确地对三维绿量在空间中地具体分布进行表达,更加真实地反映绿地的植被特征。根据以往针对三维绿量的研究提出三维绿量阈值,结合三维绿量的空间分布及树种差异性,挖掘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潜在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量化绿地降温效果,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最后论述绿视率这一新的量化指标在量化绿地降温效应的潜力,以期推动绿视率与热环境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9.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突出问题。基于Landsat数据和辐射传导方程法反演出地表温度,分析2004-2020年石家庄市主城区热岛变化,结合土地利用和标准差椭圆得出热岛扩张情况,并研究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的相关性,为国土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04-2020年平均地表温度、最低地表温度均有所升高;热岛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鹿泉区、藁城区和栾城区的城镇点,以及铜冶镇,建筑用地和热岛扩张趋势一致,并向着西北和东南方向扩张;地表温度与NDVI呈现负相关,与NDBI、TVDI呈现正相关,建筑用地是地表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湿润度可以调控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170.
兰州市东部地区冬季低空风场和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6 年12 月20 日至30 日在兰州市东部峡口附近地区进行的大气边界层探测试验得到的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低空风、温场垂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兰州市东部地区从地面到150 m 高度的低层风场在受向市中心辐合的热岛环流和不同尺度地形的山谷风影响下,盛行偏东南风,200 m 高度以上的层结受高空西风的影响盛行偏西北风.白天(07 时至19 时) 的平均风速比夜晚(19 时至07 时) 小,而且风速的最小值出现在白天的150 m 高度以下.逆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厚度大,混合层顶在中午13 时左右达到最大高度,约300 m .另外,通过比较发现:下垫面条件、夜间人工热源、天气系统以及大气的稳定度状况等均对混合层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