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2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采用离心铸造的碳钢--高铬铸铁复合管界面达到了冶金结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复合管凝固过程外层及内外层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离心浇注外层20钢大约9 s后,铸件最低温度为1430℃,已经低于20钢固相线温度1490℃,由此可见,浇注间隔时间为9s时,可形成规则稳定的过渡层.当外层20钢的温度降至1350℃时,浇注高铬铸铁,大约30 s后,内层的温度已降至1257℃,低于高铬铸铁固相线温度,此时,内层熔体已经完全凝固.  相似文献   
52.
开发一种高炉粉尘再资源化处理工艺,采用非熔态还原--磁选分离--Zn的回收、富集方法对典型高炉粉尘进行Fe、Zn非熔态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910~1 010℃,使用纯H2、CO为还原剂进行非熔态还原,同时实现粉尘中Fe2O3(s)→Fe(s)和ZnO(s)→Zn(g)的高度转变,金属化率达到90%以上,气化脱锌率达到99%以上,且还原过程未发生烧结.还原产物直接经磁选分离、富集得到TFe品位90%的富Fe物料;含锌挥发物经回收、富集得到ZnO含量92%的富Zn物料.成功地将高炉粉尘全部转化为MFe、ZnO等有价资源,实现了零排放,且分离过程不需高温熔融,过程能耗低,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3.
简要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矿消费强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建立了铁矿消费强度的增量分解模型,应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中数据,分时段对铁矿消费强度进行了增量分解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前,资本形成以低于或基本等于GDP的增速增长,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的铁矿消耗系数下降,致使铁矿消费强度降低;2002~2010年间,资本形成增速高于GDP增速,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产出效益下降、铁矿消耗系数升高,致使铁矿消费强度大幅上升.因此,钢铁冶炼及加工业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淘汰过剩的低端产能和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降低整个经济的铁矿消费强度,达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山东省是中国的铁矿资源大省,其中鲁西地区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铁矿类型有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型、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沉积型、岩浆型等多个成矿类型;其中尤以沉积变质型铁矿、接触交代型铁矿最为重要,是山东省的主要铁矿石来源。在梳理鲁西地区各种类型铁矿时空分布特点、分析典型铁矿床特征、控矿要素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以地质演化史为轴线,建立了鲁西地区各类型铁矿的成矿谱系。研究表明,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鲁西地区铁矿的形成是在海底火山喷发、地层沉积、岩浆侵入、区域变质、构造运动、风化淋滤等地质及成矿作用的高度耦合下形成的一系列地质产物;即在新太古代时期形成了沉积变质型铁矿(如韩旺式、苍峄式、杨庄式和济宁式铁矿)和岩浆型铁矿(如肖家沟式铁矿),在晚石炭世时期形成了沉积型铁矿(如山西式铁矿),在早白垩世时期形成了接触交代型铁矿(如莱芜式、莲子汪式铁矿)和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如朱崖式铁矿)。各种类型铁矿床具有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和多要素共同控矿的特点。在铁矿勘查过程中,应按其成因类型和控矿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查部署,以此促进鲁西地区的铁矿勘查及研究工作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55.
在铁矿石烧结过程中,熔体性质决定了烧结矿粘结相的结构.采用小型试验来考察铁矿石粉矿的化学成分(SiO2,Al2O3,MgO和碱度)对烧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化学成分对熔体的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来对烧结强度的变化加以解释.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矿中配加CaO与矿石的质量比的变化(0.08~0.15),在CaO与矿石质量比为0.12时获得最大烧结强度;而碱度R=2时获得最大的烧结强度;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其烧结强度逐渐降低;而烧结原料中Al2O3质量分数不宜超过2.5%.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外加颗粒对钢铁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对钢铁中第二相颗粒的内部析出法和外部加入法的差异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第二相颗粒对钢铁材料的积极作用及不利影响,概述了钢铁材料中外加颗粒的选取原则、尺寸控制、加入量和加入方法等,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A set ofT. aestivum-L. elongatum substitution lines were studied on yellow rust resistance at seedling stage, inheritance of the resistance and esterase-5 (Est-5) analysi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L. elongatum carried a new yellow rust resistance gene(s), which was dominant and located on chromosome 3E ofL. elongatum. The biochemical locus encoding Est-5 was also located on chromosome 3E, and was tentatively named Est-E5, which was co-segregant with theYr gene(s) in wheat background. In addition, the transmission frequencies of chromosome 3E in 3A/3E and 3D/3E hybrids self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hromosome 3E in 3B/3E hybrid, which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difference on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A, B, D and E genomes.  相似文献   
58.
概述了国内外煤基回转窑生产海绵铁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成熟的SL-RN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探讨了利用贫矿资源生产海绵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对等离子氮化处理前后铁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极化试验后样品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等离子氮化处理后的样品的蚀孔数量少,其腐蚀程度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其腐蚀机理.结果证实,等离子氮化处理后铁的耐腐蚀性能得以改善,归因于材料表面形成的铁氮及铁氧结合层.  相似文献   
60.
零价铁去除含铀废水中的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零价铁(ZVI)对合铀废水中铀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零价铁投加量、U初始浓度、溶液pH、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ZVI对含铀废水中的U(Ⅵ)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零价铁的投加量、溶液的pH和U(Ⅵ)的初始浓度对铀的去除率影响较大,投加量为0.05g·(50mL)^-1,pH=4时U(Ⅵ)的去除效率最佳,能达到98.5%,而温度对其影响则相对较小.SEM和XRD对零价铁表征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铁表面的腐蚀以及新的晶体的形成,零价铁处理含铀废水的主要机制可能为UO2^2+的还原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