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0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基于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相平衡组成的高度不对称性,提出了"动态参数"模拟的概念,以体系在298.2K、308.2K和323.2K温度下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神经网络关联模型,经比较,其精度优于文献中的Othmer-Tobias/Bancroft方程.此外,模型对实验数据的依赖性较弱,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对体系相平衡组成进行直接预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32.
以聚氯甲基苯乙烯为载体,通过键合法连接磺酸丙基咪唑,制备固载化离子液体[PS-Im+-C3H6SO3H][p-CH3C6H4SO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对其进行表征.以对甲基苯磺酸根为阴离子,将固载化离子液体作为水杨酸丁酯合成的催化剂,通过正交法实验,研究酯化反应的温度、时间、催化剂加入量及醇酸摩尔比反应条件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1.5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醇酸摩尔比为2∶1是合成水杨酸丁酯的最优工艺条件;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酯化仍有较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733.
以巯基壳聚糖(TCS)为基因载体,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能用于基因口服研究的质粒DNA-巯基壳聚糖纳米粒(pDNA-TCS-NPs).分别以TCS质量浓度、三聚磷酸钠(TPP)质量浓度、pH值和转速为考察对象,以pDNA-TCS-NPs粒径和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 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外观形态,包封率等体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TCS质量浓度为0.80 mg·mL-1,TPP质量浓度为0.65 mg·mL-1,pH=5.3,转速为2 000 r·min-1是最优制备工艺,可制得粒径为(134.21±1.34)nm,Zeta电位为(24.36±0.29)mV,包封率在(80.26±0.56)%,形状规则且分散良好的pDNA-巯基壳聚糖纳米粒;Box-Behnken 实验设计可用于预测和优化pDNA-TCS-NP制备工艺优化筛选.  相似文献   
734.
利用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提高小麦单产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提高小麦产量 ,一方面可更新品种 ,另一方面也可对现有品种进行预处理 .传统育种技术获得一个新品种所需周期长 ,增产效益有限 (仅 5%左右 ) .要进一步提高产量 ,新的育种技术和种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离子束技术用于作物育种和种子的预处理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 .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利用离子束处理植物种子提高产量的报道较少 ,且对种子处理基本上均使…  相似文献   
73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内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聚氰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和推广应用新兴制备方法迫在眉睫.系统综述了三聚氰酸制备中固相法和液相法的工艺过程及特点,指出了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环境恶劣、能耗较高和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