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9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基Fe3O4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制备与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采用Massart法制备的水基Fe3O4离子型磁性液体的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与磁性液体中微粒的体积分数、磁性微粒在基液中形成的非磁性层、以及基液的磁性有关,而矫顽力Hc和剩余磁化强度与饱和磁化强度的比值Mr/Ms都与磁性液体中微粒的体积分数无关,高浓度磁性液体饱和磁化强度的特征与微粒饱和磁化强度的特征相似,低浓度磁性液体受基液影响在高场下表现出明显的抗磁性.  相似文献   
122.
在单电子紧束缚无序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维无序材料电子跳跃输运直流电导率计算模型,并推导其直流电导率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材料的直流电导率,分析不同无序形式下无序度对材料直流电导率的影响,探讨无序在材料电子输运中的本质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对角无序情况下,无序材料的直流电导率随着无序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无序度较小时,电导率随材料无序度的变化有振荡行为;非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小于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同时,在无序度较小的区域,材料的电导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性;完全无序材料的电导率大于非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而小于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且在完全无序情况下材料的电导率随无序度的变化关系与非对角无序情况下电导率随无序度的变化关系很相似;在无序度较大时,无论是对角无序、非对角无序还是完全无序情况下,无序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3.
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3-丙烯酰氧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MO)和3-[2-甲氧基(三乙氧基)]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MEMO)的共聚物PAM. 通过1H-NMR谱图计算发现:AMO结构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根据投料比计算的理论值. 把这些共聚物和LiTFSI复配后通过BPO引发自由基聚合可交联成膜,利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其离子电导率,其中MEMO含量最高的PAM33电导率最高,30℃时达1.44×10-5S/cm ,80℃时达1.25×10-4S/cm. DSC测试结果显示,共聚物中MEMO的结构单元含量越多,其Tg越低,越有利于导电.  相似文献   
124.
系统考察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离子强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的界面张力随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趋于平衡.离子强度与苯乙烯/H2O界面张力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关系.根据离子强度对乳液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离子浓度,采用膜二次射流法制备乳液,然后将乳液加热聚合制备出大小均一的PS微球,粒径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12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砜基的磺化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3,3’-二磺酸(BAPPSDS)以及相应的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酰亚胺.所制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及很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相对湿度下及水中这些磺化聚酰亚胺膜显示出较高的质子导电率(与Nafion 117相当).膜的耐水性与其IEC值及磺化二胺单体的构型有关,降低膜的IEC值和使用线型磺化二胺单体可以极大地提高膜的耐水性.得到了既具有较高的质子导电率又有良好耐水性的磺化聚酰亚胺膜.  相似文献   
126.
瞬时热探针法测量沸石复合吸附剂导热系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瞬时热探针法测试吸附制冷工质导热系数,在不同的吸附量下对配置出的复合吸附剂导热系数进行测试,并从中选出适用于太阳能冷管的复合吸附剂Z1和Z2.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吸附量的情况下,导热系数与其添加的粘结剂含量正相关,并且在w=0%~7.5%的添加粘结剂范围内导热系数随着粘结剂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13X沸石原粉、复合吸附剂样品Z1和Z2的导热系数随其吸附量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当吸附量从0%增加到25%时,各吸附剂导热系数均增加了150%以上;配置出复合吸附剂Z1和Z2在分别添加w=5.0%和7.5%的添加剂下,平均导热系数分别为0.183和0.199 W/(m.K),比13X原粉分别提高65.4%和80.1%;将配置的复合吸附剂Z2应用于太阳能冷管,其制冷系数COP约为0.24~0.28.  相似文献   
127.
超声浴回流法制取哌啶类离子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电导率高、低蒸汽压、宽电化学窗口、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采用超声浴回流方法制取高纯度哌啶类离子液体,在电池体系Li/LiTFSI的PP13/14TFSI溶液/LiCoO2中,0.1C充放时获得超过139mAh/g的释放比容量.并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就该制取法对产物纯度提高、缩短制备周期和节约成本等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8.
界面电子转移对纳米TiO2薄膜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纳米TiO2薄膜的导电性与薄膜厚度和基底材料的关系. 结果表明, 沉积在Ti和Si基底上的TiO2薄膜的电阻率随着膜厚的 增加而非线性增大, 分别经历了导体、 半导体到绝缘体或半导体到绝缘体的电阻率范围的变化过程, Ti O2薄膜导电层厚度也不相同, 沉积在玻璃表面TiO2薄膜为绝缘体. 这些现象是界面电子在界面的转移所致, 基底材料与薄膜功函数差的大小决定了导电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9.
以烷烃分子中的结构单元及烷基极化效应指数(PEI)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不同温度下液体链烷烃导热率的推算关联模型:λ=∑aiNi biPEI(N) b2T^u,其中ai,b1,b2,a均为常数,Ni为分子中结构单元数目,PEI(N)为含N个碳原子的烷基极化效应指数,T为温度(K),λ为不同温度下液体链烷烃的导热率,用该模型对45种常见液体链烷轻的155个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率文献值进行关联和推算,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04,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85%,适用范围为C5-C24。  相似文献   
130.
研究了水泥中分别加入碳纤维和镀膜碳纤维所制成的导电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导电性能,探索其用于智能水泥的可能性.经过对含有不同短切长度和含量的碳纤维、镀膜碳纤维导电水泥试样进行测试和分析后发现:碳纤维和镀膜碳纤维加入到水泥中制成的试样,其电阻随着压力和剪切载荷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中镀膜碳纤维试样比碳纤维试样表现得更为敏感,并且都反映了试样受到压力后其内部裂纹的闭合和扩展情况,利用这种特性,使其有可能作为一种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