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1949篇
自然研究   5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In order to identify suitable halide activators and pack compositions for codepositing Cr and Si to form diffusion coatings on Nb-base in situ composites by the pack cementation process, thermochemical calculation was taken to analyze the vapor pressure of halide species genera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NH4Cl, NaF and CrCl3·6H2O were selected as the halide salts. The results of thermochemical calculations suggested that the pack powder mixtures, which contained Cr, Si, halide salts and Al2O3, may be activated by NH4Cl and NaF. According to the thermochemical calculations, the pack powder mixture of 12Cr-6Si-5NH4Cl-77Al2O3 (wt%) activated by NH4Cl was formulated and coating deposi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1200 and 1300℃. With adequate control of pack compositions and deposition cond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codeposition of Cr and Si could indeed be achieved at these temperatures. The coating has a three-layer structure, of whi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Cr2(Nb,X) (X represents Ti and Hf elements), Nb5Si3 and (Nb,Cr)3Si. Then the kinetics of coating growth proces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oxidation showed that the coating can efficiently prevent substrate from oxidizing.  相似文献   
992.
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石楠、连香树、西康玉兰、银杏四个乡土树种,在高海拔的两个区域(布拖县城边的林场苗圃地海拔高度为2385米,普格县螺髻山风景区山门海拔高度为2060米)分别试种,对其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作调查,发现四个树种均有一定的成活率(成活率分别是西康玉兰25%,连香树22.5%,石楠30%,银杏53%),说明在凉山州进行高海拔地区城市绿化用乡土树种的驯化工作是可以进行的,所选树种是有驯化可能的。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树木的生长是否也存在突变的问题,将突变论的尖角模型理论应用于我国北方——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10个常见树种单木材积的测定和计算。选取10个北方常见树种,对其树高(H)、胸径(D)、材积(V)、地径(D0)等参数进行测定,并以此作为真值,利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建立的"材积–树高–胸径"模型进行内符合精度检验,利用边缘树种对模型进行外符合精度检验,比较模型计算值与仪器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在经过一定的迭代之后,结果表明:模型的总体相对误差RS在[0.001,0.05]范围,平均相对误差E在[-0.11,0.02]范围,总体预估精度P大于80%,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即突变论中的尖角模型理论适用于我国北方10个树种单木材积模型的建立,同时说明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当树高达到一定高度时,材积将遵循突变论的尖角模型理论。这是突变论的尖角模型理论首次应用到单木材积的测定,并得到较好的拟合结果。同时,在不连续的测量状态下建立的突变低维模型为树木材积的研究和各树种间的空间竞争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94.
MaxEnt模型下的外来入侵种香丝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生态位模型(MaxEnt),在大量已有居群分布点数据的基础上对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均温、最冷月最低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干月降水量和最干季度降水量这6个环境因子对香丝草分布预测的影响最大;除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之外,其他地区均被预测为香丝草的适生区.目前,香丝草的潜在入侵区仍大于实际分布区,因此,预测该物种还将会进一步扩散;四川西部、云南南部、陕西北部、山东西北部、山西北部和甘肃及河北的大部分地区非常靠近已经被入侵的区域,应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防止其进一步入侵.  相似文献   
995.
根据采集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和环江县境内的5尾标本鉴定描记了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 1新种,斑点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punctatus sp.nov..其形态特征: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变粗,下部强硬,后缘具强锯齿;背鳍起点明显后于腹鳍起点,分枝鳍条8;口端位;胸鳍长,后伸超过腹鳍起点;吻须短,后伸不达眼前缘;身体被细鳞,侧线鳞明显比侧线上、下鳞大;侧线鳞45~5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7~8枚;头背面和侧线上半部体侧和背部散布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这些组合特征可以将新种与同属的其他种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96.
贵州腔蚓属蚯蚓一新种及一新亚种记述(单向蚓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贵州的腔蚓属蚯蚓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即叠管腔蚓Metaphire ptychosiphona sp.nov.和秉前腔蚓江口新亚种Metaphirepraepinguis jiangkouensis subsp.nov.。新种及新亚种的模式标本分别采于绥阳宽阔水和江口梵净山。  相似文献   
997.
系统分析了以Ar+O2 (2%)为气源, 以直流辉光放电方式激发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氧(ROS)成分及其杀菌的生物学效应。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等技术方法, 对等离子体的ROS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 同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在水下作用的方式探究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分析, 直接检测出两种活性氧自由基, 分别是羟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 间接证明了超氧阴离子(O2-?)的存在。同时用臭氧检测仪等对O3和H2O2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等离子体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10分钟杀菌率能达到99.9%。 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的ROS成分, 并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可能的杀菌机制是ROS成分诱导细菌细胞内脂质、蛋白质、DNA等过氧化。研究结果提示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围绕中国老龄化社会与民生科技发展对智能健康系统的需求迫切,介绍了智能健康系统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健康大数据挖掘、个性化植入/介入生物三维打印、个体化精准诊疗、生肌电融合及助老助残等智能健康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围绕智能健康系统的应用领域、基础研究领域,介绍了国际研究的创新前沿与进展,国内智能健康系统的研究现状、优势单位与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