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3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瓜外源 DNA 导入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通过花粉管通径将外源DNA 导入黄瓜子房的方式以及DNA 溶液的浓度、用量、pH 值和黄瓜花粉粒的渗透压等因紊对导入效果的影响.采用花粉与DNA 溶液混合授粉和子房微量注射均可成功的获得10~(-2)~10~(-3)的高遗传转化率.证明了应用外源DNA 导入进行黄瓜分子育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郭建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4):73-74,77
本文从新课导入法的要求、功能、方法三个方面对新课导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事例对新课导入的方法加以深入、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3.
古代DNA 技术及其在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养动物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 其起源和驯化历史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其 近万年的演化历史中, 家养和野生群体间可能发生基因互渗及替代, 因此基于现代物种DNA 信息进行的历史推断可能存在偏差. 近年来, 古代生物遗骸中的DNA (古代DNA)获取技术日 益成熟, 为这类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古代DNA 技术研究进展, 点评了古 代生物遗骸DNA 的获取和鉴别方法、古代DNA 提取、扩增及测序技术的革新. 最后, 本文综 述了古代DNA 技术在猪、马、羊、狗等主要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为该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4.
刘跃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107-108
阐述了林木良种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指出引种驯化是实现林木良种化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提出了实现林木良种化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5.
引进外资与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宁波服务业引进外资的现状和特点,明确了引进外资对宁波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国入世及CEPA实施的背景,提出了宁波引进外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6.
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纯理功能中,旅游宾馆介绍汉语语篇以人际功能为主导功能;在进行旅游宾馆介绍汉语语篇的英译时,应该突出人际功能的对等。译者可使用一些翻译策略,简化或将篇章重新整合改写改译,提高翻译质量,达到汉语旅游宾馆介绍语篇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7.
FAN LongJiang GUI YiJie ZHENG YunFei WANG Yu CAI DaGuang & YOU XiuLi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1,(Z2):3108-3113
Rice (Oryza sativa) was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Yangtze regions of China, and ric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Chi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Until now, only phenotypic archeobotanical evidence, such as the spikelet bases of ancient grains, has been used to speculate on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and domestication rate of rice. In this study, we sequenced 4 genomic segments from rice remains in Tianluoshan, a site of the local Hemudu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low Yangtze and two other archaeological sites (~2400 and 1200 BC, respectively). We compared our sequences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and wild rice (O. rufipogon) populations. At least two genotypes were found in the remains from each site, suggesting a heterozygotic state of the rice seeds. One ancient genotype was not found in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population and might have been lost. The rice remains belonged to the japonica group, and most if not all were japonica-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remains might be at an early stage of indica-japonica divergence or an indica-japonica mixture. We also identified sequences with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those from species of Sapindales, Zygophyllales, and Brassical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plant remains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mmon rice field weeds such as mustards in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38.
39.
40.
以气动雾化和超声雾化二种进样方式,考察高效波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HPLC-MPT-AES)联用的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检测器的分析性能.并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