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22.
体育运动能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访谈,对江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率不同,体育专业男女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率、障碍检出率均比非体育专业明显较少;非体育专业学生中的体育运动活跃分子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好,人际关系与交友能力强。说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与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出了教育教学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的基本职能、实现其审计目标,内部审计必须服务于组织的各个层面,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理解与配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确保审计意见的有效贯彻,实现内部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24.
刘文俊 《科技信息》2011,(27):I0212-I0212,I0249
本文从环境和谐、服务内容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个大的方面,八个具体的点论述分析了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人事,是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应努力构建和谐人事,形成人事相宜的校园环境,更好地为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事服务。文章阐述了高校和谐人事的涵义、构建高校和谐人事的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构建高校和谐人事的思考。  相似文献   
26.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的同时,也使人际交往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它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丰富了其内容,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对网络影响大学生交往方式的认识也处于不同层面,褒贬不一。本文将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从技术层面上对以互联网和手机为标志的上海大学生交往方式模式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320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女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有学习、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恋爱问题等,且存在年级差异。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对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重点加强主题教育,积极推进朋辈辅导,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28.
为了发现两级供应链中供应商信用合约定价机制,在供应链决策主体中增加了违约风险的期望损失,研究了两级集成供应链和分散供应链的最优决策,讨论了供应商作为供应链协调的领导者如何给商业信用风险定价,才能实现分散供应链的协调.结论认为商业信用的风险定价与资本市场的风险溢价定价遵从共同的规律,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显示的高风险高收益.  相似文献   
29.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Time杂志上的英语商业广告为对象,研究商业广告中的语气、情态、人称及评价手段,分析人际意义的特征及其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当前新生入学在环境适应、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通常先关注并表达自身能够感受的需求,依次递进不断深化。基于此,新生入学教育与服务工作中,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充实并实际运行了数字迎新系统,实现了迎新工作的数字化,全面发放入学指南,实现了信息服务提示的集成化,印发《新生入学适应手册》,实现了心理辅导、学业指导、人文关怀的系统化、超前化,大大优化了教育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