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38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95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通过研究一类特殊图的顶点染色,得到了以下结果:给出了S=p-3且p∈{4,5,6},图G的顶点染色数;证明了︱S︱p2且︱S︱=p-3的图G不存在第p-m类图,m≥7且m是正整数;证明了︱S︱=p-3时,χ(G)≤4θ(G)+θ2(G)-1;进一步证明了猜想χ(G)≤4θ(G)+θ2(G)-1是正确的;为今后研究该猜想和图的顶点染色提供一些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南京地铁10号线过江隧道大直径泥水盾构接收端头为富水砂性土层这一不良地质条件,比选出最适宜的加固方式:水泥土三轴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垂直冷冻固结。分析了大型泥水盾构水中接收的施工关键技术,采用工程应用与实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垂直冻结施工及盾构接收期间地表沉降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垂直冻土墙的温度变化规律。接收端头地表沉降结果显示:盾构接收段加固区域内地表沉降≤4.6mm,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较好。采用水中接收技术能够保障富水砂层大盾构的安全接收。  相似文献   
963.
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省都江堰市红色村干沟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并运用DEBRIS-2D软件建立了二维泥石流运动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得到的龙头标高、平均堆积厚度及沟口流速都与实测基本吻合.通过改变雨强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当物源充足时,雨强减小会导致泥石流运动减缓,并停止于地势较高处;以150mm·h-1为参考雨强,当雨强减小为100mm·h-1和50mm·h-1时,泥石流运动的龙头标高分别增加25m和75m,平均堆积厚度分别减小0.06m和0.14m.  相似文献   
964.
强地震易造成地基中倾斜砂土夹层液化后产生永久变形和位移,并诱发流滑现象,进而对上部结构产生严重破坏.基于FE-FD耦合有限元方法,综合考虑倾斜砂土夹层的坡度、厚度、埋深以及海水水位因素,对某近海人工岛二维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砂土层的坡度、厚度、埋深以及水位因素对人工岛的地震液化灾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坡度的影响最显著,而水位的影响最不明显,特别是水位对超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影响非常小.人工岛的侧向扩展是在地震过程中饱和倾斜砂土夹层完全液化被触发后才得以发生,而且是在地震作用过程中某段时间内沿液化层斜面的有限滑动,其灾害程度比水平砂土层液化造成的破坏要大得多,而且易造成岛体不均匀沉降,对护岸造成严重破坏.该分析结论可为近海岸工程地震液化灾害评价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5.
零件表面改性技术,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之一,以Ni粉、Zr粉、Mo粉、WC粉和B4C粉为原料,采用钨极氩弧熔覆工艺在Q23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Fe,Mo,W)2B,(Fe,Mo,W,Zr,Ni)(B,C),(Zr,Mo,W,Fe)C0.7增强α-Fe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手段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采用显微硬度测试计和摩擦磨损实验机对熔覆层的硬度及其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熔覆层与Q235钢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未见气孔、裂纹等缺陷。其增强相颗粒有大的圆块状、不规则长条状和小的八面体状弥散均匀地分布于基体当中;部分八面体小颗粒镶嵌在大颗粒上。复合涂层区域平均显微硬度约13.7 GPa,最高可达14.6 GPa;在室温干滑动磨损实验条件下,熔覆层呈现优异的耐磨性,其耐磨性约为基体Q235钢的20倍。  相似文献   
966.
为有效解决透明光网络中物理层损伤造成信号传输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物理层损伤感知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路由时根据网络的当前状态,考虑多个物理层损伤参数,动态地调整其权重,合理选择优化的光路路由;波长分配时将波长排序转化为寻找最短哈密顿回路,采用整数线性规划离线建模得到最佳波长排序进行波长分配.通过路由和波长分配两方面对线性和非线性物理层损伤的综合考虑,保证了光路的传输质量.仿真表明,所提方法降低了网络总的阻塞率,改善了由光路质量造成的业务阻塞.  相似文献   
967.
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典型聚能装药射流与杵体对应初始药型罩的材料分配关系,并依据该分配关系设计了一种新型变壁厚双层药型罩。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有效射流与药型罩材料分配关系设计的新型变壁厚铜铝双层药型罩与等壁厚单铜罩形成的射流形态基本相似,但新型变壁厚铜铝双层药型罩形成射流的头部速度达到6 853 m/s,比等壁厚单铜罩射流头部速度提高10.2%。新型铜/铝变壁厚双层药型罩形成射流的性能要优于等壁厚单层铜罩射流的性能。  相似文献   
968.
对流边界层高度预报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对流边界层“一阶模型”,并考虑机械湍流和夹卷过程对对流边界层发展的贡献,提出了对流边界层顶部夹卷速度参数化的改进方案.理论分析表明,在对流边界层受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共同驱动的情况下,夹卷速度的参数化方案中应该包括机械湍流、热力湍流、夹卷过程和边界层顶上自由大气的逆温强度.用1979年7月美国CIRCE试验的边界层观测资料对改进后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案能很好地预报对流边界层高度的演变过程.这一改进不仅使物理意义更加合理,也使夹卷速度参数化方案与实际大气状况符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969.
常永辉 《山西科技》2006,(4):111-111,116
陕北油田储层极易污染。“五王”钻井液体系有利于储层保护,并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70.
砂石反滤层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石反滤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结构,土石坝工程、竖式排水体、渗渠以及其它取水构筑物等水平与竖向水工结构都离不开反滤层,其质量甚为重要.本文根据反滤层“滤土”和“排水”功能,对反滤层的构造、设计方法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