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8篇
综合类   212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针对当前许多网络测量系统无法进行实时网络流量监测以及无法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比特模式流定义方法和数据结构实时网络测量系统.系统通过在IPv6扩展首部中承载测量信息实现精确流测量,减少了测量开销,提高了测量效率.比特模式流定义方法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按需流定义方式,使系统能在IPv4/IPv6环境下实现流测量工作.实验证明,整个系统运行正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2.
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对于提高汽车尾气排放质量从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HDS)和非加氢脱硫两大方法。概述了深度加氢脱硫的机理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柴油的深度加氢脱硫需要有效分解馏分油中的4,6-二苯并噻吩(4,6-DMDBT)等难脱除的化合物。提出了研制高活性深度HDS催化剂的思路和途径并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研究的成果。此外对非加氢脱硫技术中的吸附法、氧化法和生物技术深度脱硫的研究近况也做了介绍。加氢方法和非加氢方法的有机结合是十分有前途的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手段。  相似文献   
93.
罗丹明6G荧光猝灭法测定Hg2+离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PVA-124存在下,Hg2 与KI和罗丹明6G形成稳定的多元离子缔合物,并使罗丹明6G发生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Hg2 的荧光猝灭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60μg/L,检出限为2.5μg/L,用于水中Hg2 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4.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m6A修饰受到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RNA结合蛋白的动态调控。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之一,近年来骨肉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m6A修饰的调控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本文就m6A修饰在骨肉瘤发生发展、化疗耐药、靶向治疗、预后转归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
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表面接枝聚己内酰胺链段的碳纤维(CF)/单体浇铸(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以及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结晶动力学特性;用Jeziorny法和Liu法对它们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碳纤维对基体尼龙6的结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表面接枝聚己内酰胺链段的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比未接枝的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更大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96.
MurNAc etherases cleave the uniqued-lactyl ether bond of the bacterial cell wall sugar N-acetylmuramic acid (MurNAc). Members of this newly discovered family of enzym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bacteria and are required to utilize peptidoglycan fragments obtained either from the environment or from the endogenous cell wall (i.e., recycling). MurNAc etherases are strictly dependent on the substrate MurNAc possessing a free reducing end and a phosphoryl group at C6. They carry a single conserved sugar phosphate isomerase/sugar phosphate- binding (SIS) domain to which MurNAc 6-phosphate is bound. Two subunits form an enzymatically active homodimer that structurally resembles the isomerase module of the double-SIS domain protein GlmS, the glucosamine 6-phosphate synthase. Structural comparison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two-step lyase-type reaction mechanism of MurNAc etherases: β-elimination of the D-lactic acid substituent proceeds through a 2,3-unsaturated sugar intermediate to which water is subsequently added. Received 31 August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2 October 2007; accepted 1 November 2007  相似文献   
97.
Extracellular domains of some cellular receptors expressed in the organism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belong to three-fingered protein (TFP) fold. The Homo sapiens genome encodes at least 45 genes containing from one to three TFP domains (TFPDs), namely diverse paralogues of the Ly6 gene, CD59 and the receptors of activin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C4.4a and 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y receptor contain two and three TFPD repeats, respectively. These diverse proteins have a low overall sequence similarit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hydrophobicity levels vary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It is suggested that sequence differentiation within the TFPD led to distinct groups of proteins whose attributes were optimized to fit both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pecific to their functional microenvironment and selective targeting of their highly diversified extracellular cofactors.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Received 7 August 2008; accepted 29 August 2008  相似文献   
98.
为制备高分子单体2,6-萘二甲酸,以自制的2-甲基6-丙酰基萘为原料,在自建的一套氧化反应装置中,以钴锰溴类物质为催化剂,经空气液相催化氧化得到了2,6-萘二甲酸.并对氧化反应的产物进行了FT-IR和HLPC-MS表征;对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反应的较佳条件为:反应时间30 min,物料的溶剂质量比为15∶1,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2.2 MPa,催化剂中钴的质量分数为0.1%,合适的催化剂质量配比1∶2∶3.产物的收率可达68%,产物的纯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99.
以IRS-P6 AWIF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空间分析提取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评价信息.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06)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进行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结果 表明湖北省各地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好,这与湖北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本文探索了IRS-P6 AWIFS数据和GIS技术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 /W6 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SEM、FT-IR以及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掺杂纳米TiO2的形状以球形为主,粒径约为20~30nm,晶型为锐钛矿型;粒子表面吸附了大量的水分子和羟基;共掺杂TiO2纳米粒子并没有引起新的荧光现象,Fe3 和W6 产生了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共掺杂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3 /W6 共掺杂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比未掺杂或单一掺杂0.05?3 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都高,当Fe3 /W6 掺杂浓度分别为0.05%和0.04%时,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最高,达到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