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5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44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24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X100管线钢中的异常偏析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X100管线钢中出现的的异常偏析带,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EDS系统等进行了组织观察、线扫描成分分析以及拉伸、冲击断口的观察和夹杂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偏析带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且出现晶粒大小不一的混晶现象,与周围板条状贝氏体基体之间差别较大;偏析带的碳含量偏低,锰、硅及氧含量偏高,在拉伸及冲击断口的厚度中心及一侧的1/4处均有分层现象,在冲击断口1/4处观察到夹杂物带,部分夹杂物呈片状,严重恶化了试验钢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92.
结构钢材的韧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其破坏形态也由塑性屈服向脆性断裂转变,构件的承载力也由强度控制变为材料的韧性控制.本文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试验研究了钢结构低温断裂行为,并提出了基于CTOD指标的钢结构防脆断设计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以考虑裂纹扩展而提高部分的最大承载能力作为构件的承载力,引入了温度和厚度对钢材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裂纹扩展量的参数使设计方法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火电机组中过热器,再热器等部件需应用到异种钢焊接接头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这要求材料具有更高的耐高温腐蚀性能、屈服极限以及抗拉强度,而服役造成的老化会很大程度影响焊接件的性能,进而影响其寿命。为了研究服役对于异种钢焊接接头T92/Super304H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610℃高温状态下,对已服役和未服役的焊接接头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拉伸试验,获得了应力应变曲线及拟合曲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断口形貌。在相同温度下,对试样加载不同应力进行蠕变试验,获得了焊接接头的本构方程和蠕变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其断裂原因。结果表明:已服役和未服役的焊接接头高温拉伸时断裂均发生在T92侧(T92热影响区),试样有明显的颈缩;材料的初始应力值越大,蠕变寿命越短;随着初始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变应变速率变化加快;寿命预测拟合曲线和实际的蠕变试验一致。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16MnR钢的三点弯曲试件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发现空穴扩张比V_G在裂尖前方存在一极大值,且V_G值随COD单调增加,文中指出,对高韧性材料,当裂尖前方V_G~y曲线的极大值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可作为主裂纹向前扩展的判据. 相似文献
998.
模具的使用寿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制造电气开关铜触头的冷锻模具的失效状态,通过宏观分析和金相显微的研究,得出由于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导致疲劳破断的结论,并就控制材质和改善热处理工艺,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推覆构造体系是由几条逆冲断裂带及其逆冲席、逆冲片组成,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组成叠瓦式构造。本文对研完这四条主干,搏冲断裂带及其间的逆冲席、前缘区的侍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泥.模拟试脸研充了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及形成机制,指出其前缘三角区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采场顶板岩层层间作用对应力状态的影响;根据最大拉应力准则,建立了岩层破断位置的确定方法。这一结论很好地解释了采场上覆岩层塌落范围自下而上逐层收敛的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