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4篇 |
丛书文集 | 5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15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伪随机序列捷变频跳频频率合成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一种跳频通信机低杂散、低相噪快速捷变频率合成器的实现途径。该合成器采用DDS芯片(AD9852)激励PLL(Q3236)的方案,控制单元采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C31,将DDS极高的频率分辨力与锁相式频率合成器较高的工作频率结合起来,获得了更高的频率合成性能,其主要技术指标为:相位噪声小于-100dB/Hz(偏离载频1kHz处),杂散电平小于-60dB。 相似文献
12.
几种跳频码的混沌动力学特性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动力系统方法研究了几种跳频码(m序列,RS序列,非线性序列及混沌序列)的动力学特性(相关维数与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结果表明了跳频码表现出混沌的特征。最后根据遗传算法确定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并利用该神经网络模型对这几种序列做了预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地预测跳频码,因而可对跳频通信进行有效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将跳频体制信号引入鱼雷电磁引信能有效拓展引信工作带宽、提高抗干扰能力, 但如何选取备选频点、避免跳频频率与干扰冲突, 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研究了跳频鱼雷电磁引信工作原理及干扰特性, 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频谱管理思想设计了一种干扰感知策略, 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频谱感知算法的干扰感知技术方案, 并采用双门限判决方法解决了跳频鱼雷电磁引信背景干扰与随机干扰的同步检测问题, 设计了备选频点选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干扰感知, 采用高斯函数作为母小波函数可在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为5 dB时, 使最高检测概率达0.995;在SNR为-15 dB时, 最高虚警概率低于0.25;当SNR高于-5 dB时, 应对应答干扰和扫频干扰的跳频干扰冲突概率均低于0.05%。 相似文献
14.
差分跳频系统串行级联编码器的设计与改进译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短波差分跳频系统,设计RS码与差分跳频G函数串行级联的编码系统.差分跳频G函数内码采用改进的最大后验算法译码,大大简化了译码复杂度,改善了系统的误码性能,交织采用40×40块交织器,外码RS(15,9)采用Berlekamp Massey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克服了传统短波差分跳频G函数译码的缺点,系统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跳频通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军事装备的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使得跳频对抗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传统形态学跳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中结构元素选择困难问题并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的跳频信号参数联合盲估计方法。首先,对跳频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谱图。然后,从其时间轴投影中获取结构元素尺寸的知识, 设计自适应形态学滤波器抑制谱图噪声, 提取跳频图案初步估计跳频参数。最后, 引入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对跳频周期和跳变时刻进行精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同时估计出跳频频率、跳频周期和跳变时刻, 不需要其中某一种参数作为先验条件, 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也能够保持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梳状阻塞干扰对跳频通信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根据跳频信号与梳状干扰的统计独立特性,将独立分量分析引入跳频通信抗干扰之中,提出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跳频通信抗梳状干扰方法。围绕输出信号的统计独立性构建对照函数,利用对照函数引导分离矩阵迭代,进而将分离矩阵作用于接收混合信号,实现跳频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有效分离。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跳频通信对抗梳状阻塞干扰能力;当误码率为10-3时,提出的方法可使跳频通信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约8 dB。 相似文献
17.
将高维特征用于跳频电台细微特征个体识别具有很大优势,为了增强对跳频电台的分类识别能力,需要增加特征类型和维数,提高特征集的表征能力,但同时会引入大量冗余特征,导致分类器计算时间过长,分类正确率降低。为了降低高维特征集维数,首先采用相关性快速过滤特征选择算法,删除高维特征集中的不相关冗余特征,得到最优特征集。然后利用经过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器进行训练分类。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对高维特征集进行合理的降维,提高了SVM的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在保证分类正确率的基础上,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跳频电台细微特征识别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序列跳频(multi-sequence frequency hopping, MSFH)通信系统在对偶信道存在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易引发误码的问题,提出了结合伪随机特征码的MSFH(pseudo-random feature coding MSFH, PRFC-MSFH)通信方法。在信道频率间隔内调制伪随机特征码作为信号来源的特征信息,减少对偶信道受干扰的影响,达到抗干扰目的。建立了PRFC-MSFH发射接收通信模型,根据模型推导了PRFC-MSFH在不同干扰下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PRFC-MSFH在跟踪干扰条件下较常规跳频约有3~5 dB性能增益,在最坏多音干扰条件下较MSFH有约6~7 dB性能增益,具有较强的综合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骨架跃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设计策略之一,但是现有骨架跃迁方法产生的化合物大多为已报道的先导化合物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化学结构缺乏新颖性。针对现有骨架跃迁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保持药效团与骨架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角度不变的骨架跃迁策略,构建一个包含骨架几何特征的linker片段库:Linker Library。该片段库可以根据骨架中心到连接点之间距离和角度,推荐结构新颖且可保持官能团相对位置的片段,有助于指导化合物的骨架跃迁并加速药物发现进程。 相似文献
20.
L波段FH频率合成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具有快速频率捷变与低相位噪声性能的L波段FH频率合成器,利用DAC电路对VCO控制电压进行快速预置,大大缩短了频率捷变时间,优选环路分频比N值和参考分频比R值,使输出频率与N值呈非线性关系,即采用非等间隔频方式,有效降低了因环路分频分N过大的输出相位噪声,当参考源使用普通晶体时,测量结构表明:频率捷变时间〈10μs,输出单边带相位噪声谱密度约为-70dB/Hz(偏离载频1kHz)。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