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系统科学   59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2428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91.
介绍梭棒式压电换能器结构及用该换能器串连合成的聚能实验。该系统频率为19.2kHz,电功率容量在2700W以下时,其电声效率可达到0.99。  相似文献   
792.
本文报导通过Pt(pph_3)_4与SnCl_2·2H_2O反应合成四种新的铂锡簇化物,其化学式为(pph_3)_2pt[Sn_2(0H)_xCl_(4-x)](x=1,2,3,4)利用IR,UV,HNMR等对这些簇化物进行表征,并用VB理论对其结构进行预测,提出两种可能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793.
本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铜(Ⅱ)、锌(Ⅱ)、镍(Ⅱ)与水杨醛缩氨基脲、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形成的7种配合物脱水过程及第一个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第一个热分解反应活化能和分解温度表明,缩氨基硫脲配合物没有相应缩氨基脲配合物稳定.热重、微分热重图谱表明所有配合物的分解都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结构类似的配合物具有类似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794.
本文研究了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TAPP)与汞的络合反应,找出了形成TAPP-Hg(Ⅱ)络合物的最佳条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5.9nm,摩尔吸光系数ε=2.5×10~5,用于发样和水样中汞的测定,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5.
在600~900℃的温度范围内,用氢气还原—极谱分析法测定了碱土金属硫化物MgS、CaS和BaS以及稀土硫化物RB_2S_3与稀土硫氧化物RE_2O_2S被H_2还原时S的析出率,以寻求用H_2还原法分离钢铁试样中FeS与其它碱化物的条件。 在800℃时,各硫化物被H_2还原程度按以下顺序递减:FeS>MgS≥RE_2S_3>RE_2O_2S≥CaS≈BaS。  相似文献   
796.
本文综合介绍了作者新近提出的兼容常规及超高温淬火各自优点的复合热处理及其在低、中碳钢强韧化和过共析钢增韧中的成效。提出复合热处理强韧化的原理及其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797.
798.
界面生长法制备纳米硒-铜复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均相溶液中,利用肼还原法得到了单质硒和铜,然后通过在正丁醇-水形成的油水界面上生长,制备出不同纳米结构的硒-铜复合物。对复合物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硒—铜复合物的紫外吸收较单一的纳米硒和纳米铜都有一定的红移。通过透射电镜、X-衍射测试,测定了产物的形貌和组成,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799.
以异色满-4为起始原料,利用4-位羰基和芳醛的的缩合反应得到3-苯亚甲基异色满-4,进而与氰乙基酰胺发生Michael加成和分子内的加成脱水反应,完成异色满并[3,4-b]吡啶酮衍生物的合成.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800.
1 Introduction Dendrimers possessing a regularly branched architecture and large spherical dimension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nd tunable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he incorporation of organometallic species into dendritic molecules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because the addition of properties characteristic of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such as magnetic, electronic, and photo-opt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reactivity may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