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41篇
  免费   3181篇
  国内免费   5860篇
系统科学   8790篇
丛书文集   2371篇
教育与普及   5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0篇
现状及发展   574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82401篇
自然研究   37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75篇
  2022年   1116篇
  2021年   1243篇
  2020年   1301篇
  2019年   990篇
  2018年   880篇
  2017年   1125篇
  2016年   1310篇
  2015年   2144篇
  2014年   3117篇
  2013年   2697篇
  2012年   4625篇
  2011年   5224篇
  2010年   4087篇
  2009年   4263篇
  2008年   4727篇
  2007年   6771篇
  2006年   6465篇
  2005年   6067篇
  2004年   5566篇
  2003年   4756篇
  2002年   3851篇
  2001年   3273篇
  2000年   2712篇
  1999年   2441篇
  1998年   1820篇
  1997年   1791篇
  1996年   1588篇
  1995年   1372篇
  1994年   1274篇
  1993年   1138篇
  1992年   986篇
  1991年   914篇
  1990年   801篇
  1989年   684篇
  1988年   551篇
  1987年   363篇
  1986年   203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maps of the moon produced in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by Jesuit Giambattista Riccioli (1598-1671) and Johannes Hevelius (1611-1687), whose cartographic projects competed for widespread acceptance. Although Hevelius’s Selenographia (1647) was applauded for its many detailed, self-engraved pictures of the moon, his cartography and proposed nomenclature were supplanted by Riccioli’s as offered in Almagestum novum (1651), in spite of the latter’s simplistic pictures and promotion of geocentric cosmology. Exploring this paradox through pictorial analysis, three types of images common to both Selenographia and Almagestum novum are compared, employing an analytical tool developed by Svetlana Alpers in The art of describing (1983). A focus on this debate exposes the tensions evoked by new technologies of vision and competing cultures of visual epistemology in seventeenth-century astronomy. As both selenographers grappled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and what kinds of knowledge could be generated visually,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ir competing projects pres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urse of visual astronomy, as well a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visual technologies’ in a period of controversy.  相似文献   
172.
间套种植对根系土壤酶及养分复合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池栽试验研究了玉米∥蚕豆、玉米∥鹰咀豆及3种单作作物生长盛期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蚕豆和玉米∥鹰咀豆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cm~30cm土层中玉米∥蚕豆根干重占总根重的比例较单作对照高10 78%,玉米∥鹰咀豆较对照低5 78%;根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4个类型区,0cm~20cm为高密度区、20cm~40cm为中密度区、40cm~60cm为低密度区、60cm以下为稀密度区;土壤酶活性可划分为4个层次:亚活跃层(0cm~10cm)、活跃层(10cm~30cm)、过渡层(30cm~40cm)和稳定层(40cm以下);根密度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3,参3。  相似文献   
173.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主要就其资产方面的概念、确认、计量和核算内容的变化作一些比较、分析,以便更加深刻地了解新制度,贯彻执行新制度。  相似文献   
174.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设计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存在问题、改进办法,并结合河南省90年代的实际发展,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有效评估,指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但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75.
网络课件中动态题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件以其良好的交互性和多媒体功能倍受学习者青睐。近几年来网络课件数量剧增,但对试题库的研究与开发相对简单,给用户提供的试卷或者习题不论是动态或者静态的,均不能很好地考虑网络上不同用户的需求。为此,文章着重从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提高组卷效率出发,智能地、高效地生成不同需求的试卷或者习题以满足不同用户,同时为提高组卷效率而提出了多种策略相结合的组题方式。  相似文献   
176.
核磁共振成像用的磁体要求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保持大范围的均匀度。本文给出球形空芯磁体和环形空芯磁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学术论文评审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学术论文评审表设计的原则和评审表的形式。结合多年办刊的实践。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评审表,所设计的内容既有限定问题的选择回答,又留有审稿人自由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8.
研究了一类具有扩散和变时滞的非自治捕食与被捕食系统,根据种群生态系统一致持续性的定义,构造了一有界紧域,证明了系统在该有界紧域下的一致持续性,且此一致持续性与扩散率无关.  相似文献   
179.
Acquiredimmunitydeficiencysyndrome(AIDS)isoneofthemostfataldiseasesthathasspreadacrossthewholeworldsinceitfirstoccurred.Itiscausedbythe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1].Mostofthechemotherapiesareaimedatkillingorhaltingthepathogen,butanewtreatmentistoreduceviralpopulationandimprovetheimmuneresponse.Thistreatmentcanboosttheimmunesystemandservetohelpthebodyfightinfectiononitsown,soitiscalledantiHIVimmunotherapy[2,3].TheaimofthisworkistofindefficientstrategiesforsuchtreatmentsusingtheDataEnv…  相似文献   
180.
浅谈灾害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多数灾害管理系统均以GIS系统建立工作平台,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地区减灾力的提高。但是,由于GIS系统在我国的开发利用还没有达到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因此在此基础上所开发构建的各种灾害管理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灾害管理的需要。对此从灾害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灾害管理的计算机模拟以及人工神经网络与灾害管理系统的结合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将上述内容列入灾害管理系统中,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