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94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4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灵魂.一般地方高校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对教学中心地位,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素质教育,教育管理以及办学的定位、办学思路等方面容易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打破旧观念,树立"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协调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多元质量","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新观念是地方高校在改革发展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2.
通过一个命题的证明,得出关于W.H.Young不等式的另一种形式,并说明这种形式的不必要性,借此来说明W.H.Young不等式形式的内在统一性和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8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创新"及"创新人才"的概念,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改善评价标准、方式.  相似文献   
84.
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目标所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实施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5.
孙凤琪 《松辽学刊》2005,26(2):119-120
本文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6.
论述了创新素质要素、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佳  许立勇  李方丽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59-1165
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模式和有关政策经验,指出文化与科技在典型产业中上、中、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融合的方式,并以全国3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有关数据构建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提出促进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也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了适应这一趋势,高校需要重新构建内部组织机构体系,并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图书馆作为聚集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平台,需要在优化现有资源与服务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特色化、服务特色化,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积极参与者.  相似文献   
89.
利用重庆市所在高校数学类研究生的调查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采取频数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探讨了科研项目对数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对高校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
大学创新实验班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利用新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为他们未来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验班充分利用了大学雄厚的文理学科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施新型的管理模式,并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