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05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Wang  ShiFeng  Zhang  WeiLin  Fang  XiaoMin  Dai  Shuang  Kempf  Oliver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8,53(9):1393-1400
The Zanda basin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basins at the north slope of the Himalaya Range. Thus the study of the basin strata will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ic Belt. 268 oriented bl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750-m-thick sections of the Zanda basin.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hRM) was isolated that decays linearly to the origin between 500℃ and 690℃for most studied samples. An age range of 9.5-2.6 Ma was estimated fro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ur observed polarity column and the Geo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 (GPTS). The age of the Zanda basin does not support the models that the South Tibetan Detach system (STDS) is one of the basin controlling faults. Given the sediment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basin and the tectonic features at the north edge of the basin, the Zanda basin was a half graben that was possibly controlled by the Karakorum fault on the northeast.  相似文献   
272.
以松辽盆地茫汉凹陷为对象,采用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通过对多条地震剖面的二维构造-地层解译、平衡恢复,伸展量和伸展率计算,揭示茫汉凹陷的发育过程,分析盆地总体结构特征和盆地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茫汉凹陷表现为明显的断坳叠置结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沙海组及阜新组为受断裂控制断陷盆地,泉头组至嫩江组为坳陷盆地,两侧的控盆断裂已...  相似文献   
273.
西藏林周盆地已经成为冈底斯东段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线性体密度的基础上,提取2个隐伏环形穹窿构造,以及NW向为主的各种断裂构造;通过比值分析十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圈岩蚀变信息,为遥感找矿建立了标志;运用马氏距离+多元统计的方法剔除了化探异常中的背景值数据,确定了区域内的地球化学异常等值线图.在地质、遥感、化探的...  相似文献   
274.
四川前陆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前陆盆地由于构造相对复杂,探讨不同构造带上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差异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沉积相、铸体薄片观察和岩矿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构造带上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得出逆冲推覆带前缘以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为主;川西前渊坳陷带以压实和压溶作用为主;前陆斜坡和前陆隆起带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和...  相似文献   
275.
探讨酒西盆地古近纪沉积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的关系。通过对酒西盆地西部红柳峡剖面古近系火烧沟组、白杨河组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和年代学分析表明:火烧沟组的砾石成分主要以中-低级变质岩和沉积岩为主,到了白杨河组则转变为以岩浆岩为主;古水流方向主体来自西部-西北部;室内砂岩碎屑鉴定结果显示古近系砂岩的碎屑成分全部落入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现出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2个主要的年龄峰值。综合对比酒西盆地周缘的物源区,初步认为阿尔金地体为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主要的物源供给区。结合前人对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的研究,表明自渐新世以后阿尔金地体才离开酒西盆地,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带最大左行走滑量450km。  相似文献   
276.
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分析与传统沉积学等方法,探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有利储集层发育特征,为高勘探程度区油气二次勘探部署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斜坡作为古地貌单元的主体,为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除四大盆外隆起物源外,孔店、港西等盆内凸起也是碎屑沉积体系的重要物质来源,斜坡区既富泥也富砂;古近系相序完整,环湖规模性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湖泊碳酸盐岩等相类型;中深层储层具有原生、次生孔隙与微裂缝共存的特点,在异常高压、早期油气充注和次生溶解等作用下,中深层也发育优质储层,斜坡区的勘探下限可达5km;多类储集体与歧北挠曲斜坡、板桥斜坡、埕北断坡等匹配形成地层超覆、不整合遮挡、上倾尖灭等地层-岩性圈闭带.勘探结果发现了歧北斜坡、埕北断坡亿吨级储量区,板桥斜坡形成了千万吨级效益储量区.斜坡区作为断陷湖盆负向构造单元,是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77.
本文首先对后寒喀斯特流域结构进行分析,并划分了4个水文地貌功能区,然后通过流域内进行的大型放水脉冲试验,探讨了人工放水脉冲水文稿响应过程与流域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8.
喀斯特流域地貌产流机制与产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的观点[3],把喀斯特地貌形态特征作为影响流域产流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较深入地探讨了流域地貌产流机制、产流模式、产流面积及其产流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喀斯特流域径流试验场实测水文资料,验证了文献[12]提出的喀斯特流域地貌产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无实测水文资料的中小喀斯特流域的产流量预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9.
对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项目设计目标、理念、技术方法及当前项目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今后项目成果的示范推广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0.
目的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的分析研究,为国家和受水区给予水源区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从污水处理替代价值和损失效益两方面进行计算.结果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的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与陕西水源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用水量有关.结论 基于水环境容量价值的水源区生态补偿主要从污水处理替代费、调水后水源区损失效益,以及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3方面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