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8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为了探究针对脓肿分枝杆菌的抑菌方案,本研究采用MABA法测定夫西地酸等药物对脓肿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抑菌作用,以及平板涂布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s.结果表明,单用夫西地酸、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贝达喹啉对脓肿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IC90与MBC分别为50、6.25、3.13、3.13 μg/mL与 50、12.5、3.13、6.25 μg/mL, 夫西地酸联用阿奇霉素的协同指数FICI从0.09~2.0不等;夫西地酸对脓肿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且夫西地酸与阿奇霉素联用后对标准株与临床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相比单药作用极大地降低药物的MIC及MBC;其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后对标准株与临床株分别表现出协同、相加作用;与贝达喹啉联用后对标准株与临床株分别表现出相加、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喹喔啉酮为母核结构,在其N1位引入羧基,同时对C3位侧链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酮衍生物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候选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明显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其中,2-(3-(4-羟基苯丙烯基)-2-氧喹喔啉-1(2H)-烷基)乙酸( 4d )展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93 nmol/L,与目前上市的epalrestat活性相当(IC50=83 nmol/L).另外,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 4d 与醛糖还原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比较紧密.   相似文献   
23.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几种稀土铈羧酸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得到了它们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几种稀土铈的羧酸配合物对几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配合物比相应的二配位体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而小于相应的单配体羧酸。  相似文献   
24.
三种不同植物多酚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三种不同植物材料的多酚提取物进行了总多酚含量测定,并采用试管液基稀释法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粗提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试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楹度对多酚粗提物的抑菌性有一定的影响;龙血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对全部供试真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其[MIC]为(0.078-20.0)mg/mL;落叶松和樟子松树皮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次之,对大部分供试菌株具有抑制作用,其[MIC]为0.156 mg/mL-20.0 mg/mL。  相似文献   
25.
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7,他引:16  
报道了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以及抑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效应为可逆抑制效应.测定导致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1.20和1.00mmol/L.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4mmol/L苯甲酸使得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42s延长到200s.测定苯甲酸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测定抑制常数为0.95mmol/L.苯甲酸与酶的结合导致天然酶的内源荧光的量子产率下降,但荧光发射峰没有位移.作者提出抑制剂与酶分子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26.
苯甲醛族化合物抑制蘑菇酪氨酸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报道几种苯甲醛族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反应活力的影响以及抑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醛族化合物对酶的效应表现为可逆抑制作用,苯甲醛及其m-和p-甲氧基取代物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而o-位、m-位和p-位羟基取代物表现为竞争性抑制。通过测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和抑制常数来比较抑制剂作用的强度,探讨不同取代基团对抑制作用的影响。提出抑制剂与酶分子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27.
马来眼子菜抑制藻类增长及其抑制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处理的马来眼子菜种植术培养藻类所得的结果证明抑藻物质及其效应的存在,并且各处理的藻类最大数量与马来眼子菜生物量及其种植时间有显著的负的幂函数关系.按照Lotka-Volterra模型求得水草对藻类的抑制系数a.去根水草与留根水草的试验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10种红藻和褐藻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文报道了产于福建沿岸的10种红藻和褐藻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0种海藻中,有8种对细菌(革兰氏阳性菌)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2种没有抗菌活性。10种海藻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都没有抑制作用。褐藻门的网地藻、厚网藻对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并且活性很强,其它8种均无抗真菌作用。红藻门的中国凹顶藻和冈村凹顶藻的抗细菌活性也很强,本实验还对鼠尾藻和羊栖菜藻体不同部位,中国凹顶藻和冈村凹顶藻配子体和孢子体以及两种溶剂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9.
采用同源转座方法,构建了在尿激酶原K区138~139位点插入了赖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KGD)序列的2种尿激酶原嵌合体基因(proUK-KGDW, proUK-KGDS),并以昆虫细胞SF9为宿主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在33.34 μkat·mL-1, 细胞密度为106·mL-1,表达高峰期表达产物占细胞总蛋白的15%以上.表达产物展示出较高的纤溶活性,并具有良好的人尿激酶原免疫原性,同时,经SDS-PAGE试验检测,昆虫细胞分泌的突变体相对分子质量符合理论预期,为5.4×104,绝大多数为单链态形式.经过离子交换、分子筛层析及超滤浓缩等步骤对突变体蛋白进行了初步纯化,光浊度法试验表明含有KGDW序列的尿激酶原突变体具有较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而含有KGDS序列的突变体几乎不具有任何活性,表明羧基端边侧序列对KGD展示正常的受体结合活性影响较大.溶解圈试验表明2种突变体均保留了较高的纤溶活性,说明插入序列不影响尿激酶原的酶切活性.  相似文献   
30.
曲酸作为化妆品添加剂的增白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曲酸为效应物,研究对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曲酸对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效应为可逆抑制效应.测定导致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31.0和20.0μmol/L.曲酸对酪氨酸酶的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60μmol/L曲酸使得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52s延长到390s.曲酸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13.0和100.0μmol/L.曲酸和酶的结合导致天然酶的内源荧光的量子产率下降,但荧光发射峰没有位移.通过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阐明曲酸作为化妆品添加剂的增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